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4:菜农逆袭 > 第323章 论元谋蔬菜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这一车菜其实已算很顺利。

    如果能做好包装和保鲜,其实利润就如薛军所说,还算不错。

    但包装、保鲜等等暂时只能依赖发货地,想改变本地人观念可不容易。

    同时还得考虑公路运输风险,如果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或者车匪路霸,一车菜可能全毁了。

    简单说,风险收益不成正比。

    “快一步是先驱,快两步可能就是先烈了呀!”

    陈家志嘀咕道,他觉得至少得等严打过后,车匪路霸少了,公路运输条件也改善了,云南建基地的条件才成熟。

    薛军听了后,问道:“那我们现在回去吗?”

    “来都来了,还是要看看。”

    陈家志又从桌旁拿起了一份杂志,旁边还有报纸,这些都是才收集的考察信息和资料。

    “走吧,去市场。”

    他们现在在昆明西北方向的楚雄元谋,此前两天还去了大理弥渡,不过弥渡位置偏西边,交通距离更远,已经被他排除了。

    元谋距离昆明两百多公里,四周山峦迭翠,中部形成盆地,有‘天然温室’之称,具备冬季可以露地栽培喜温蔬菜的优越自然条件。

    靠着地理优势,元谋目前的外销蔬菜也占云南一半以上。

    1970年,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通车,而京城等地区反季蔬菜告急,于是京城蔬菜公司等便找上了元谋。

    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了极大支持,大量客户上门坐等,然而多年里蔬菜种不出来,年产量不足千吨~

    一直到云南农大蔡克华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才介入,用了8年时间才解决了冬早蔬菜生产的许多难题,使反季蔬菜生产走上了产业化之路。

    在当下云南最大的元谋能禹蔬菜批发市场里,陈家志才感受到了‘专业’蔬菜批发市场的气息。

    市场里活跃着众多的批发商和联络着各大省份和城市的运销队伍。

    “老板,花城发货吗?”

    “帅锅,你要发什么菜?”老板是个大姐,表现得很热情,“黄瓜、番茄都可以发货。”

    陈家志笑道:“最近火车班列好联系吗?”

    “你还没订好车厢啊。”大姐略微有点失望,“最近可能要好订车一些,但也要提前排队~”

    “哦~”

    陈家志又问了价格,看了下菜,手里拿着笔和本子写写记记,看着很像那么回事,但又说还要再看看,便去往下一个档口。

    现在已经不是冬早菜的旺季,但夏季温度更高,蔬菜生产量仍然不少。

    黄瓜和番茄尤其多,其次还有辣椒。

    可北方夏季也不缺这些菜,往南方发货也受限于运输,更别提还有竞争。

    又走了一路,薛军叹道:“怎么哪哪都有运力限制!”

    陈家志仍在观察着市场,随口回道:“这才正常,等没运力限制,种菜可能也就没那么容易赚钱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薛军说道:“跑了这么多地方,我算看出来了,还得是自家的菜看着更顺眼,这边的人太不讲究了包装了,但还卖得挺好,也是怪了。”

    陈家志说:“有什么好奇怪的,供不应求,客户上门等着买菜,自然不注重这些细节,但迟早得吃大亏。”

    看了这么多天,深受63档口和陈家志熏陶的薛军也愈发看不上这边粗糙的作风。

    他颇为赞同的点评,“所有蔬菜都是简陋的竹筐,同一种菜还不分大小、优劣和成熟度,感觉地里摘的时候什么样,发出去就是什么样。”

    “还有同一种菜不分品种,和广东和山东比起来,这里菜的品质确实低劣,未来几年元谋的菜可能会很难卖,甚至卖不出去。”

    陈家志和薛军边走边交谈着,言语里尽是对元谋蔬菜产业的不看好。

    “我说同志~”

    两人身后突然冒出来个穿着条纹衬衫的中年男子,相貌很板正,表情很严肃。

    “你们在这里大放厥词,就不怕被人打吗?”

    云贵川语言基本相通,刚才也好像确实说得太大声了点~

    “不好意思哈,冒犯了。”陈家志哂笑道,制止了想上前理论的薛军,打算开溜。

    中年男人却不想放他走,喊道:“等等,你们为什么笃定元谋蔬菜会卖不出去?”

    “嗨,我们也就随口说说。”陈家志不太想节外生枝。

    中年男人正色道:“不,你刚才很笃定,就像包拯说斩立决一样。”

    “……”陈家志无言以对,他冲薛军努了努嘴,后者偏头看向卖菜的档口。

    中年男人站得端正:“你们是来买菜进货的吗?”

    陈家志如实说道:“我们来这边考察市场,已经去了呈贡、弥渡、通海等好几个县市~”

    “这么多地方都没有入你们法眼的蔬菜?”

    “呃……”陈家志不想再聊这个话题,“如果没什么事,我们先走了。”

    中年男人又喊道:“等等,你还没说为什么元谋蔬菜会卖不出去!”

    他这话声音不小,又是本地语言,顿时引起了市场里不少人的注意。

    陈家志感觉有很多道目光咄咄逼人的看着自己。

    中年男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又说:“有空吗,去茶馆喝杯茶聊聊?”

    陈家志犹豫了下。

    男人又解释道:“哦,我叫马明,正好在做一个这方面的调查,对你们刚才聊的内容挺感兴趣,想探讨一下。”

    估计这人可能是哪个学校的,陈家志在心里猜测了下,同时周围人也在变多,便同意下来。

    很快到了茶馆,马明询问了后,给三人都来了杯普洱茶。

    随后才又聊起了蔬菜。

    元谋的冬早蔬菜,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产值上亿元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元谋热坝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沙江畔大菜园’。

    “元谋的蔬菜年产量早就达到了10万吨以上,今年东北、华北、西北的客户也早早就来元谋等着蔬菜上市。

    可惜受运力制约,元谋只能根据铁路运力来计划生产,否则也会出现菜运不出去而烂市。

    但铁路运力在逐步放开,公路运输也在改善,未来元谋只要控制好蔬菜增长面积,怎么也不至于会卖不出去吧?”

    马明说完,端起茶杯,目光灼灼的等着陈家志回答。

    都到这一步了,陈家志也只能如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是在花城做蔬菜生意的,自己也经营着菜场,能经常接触到广东的蔬菜基地和菜贩子。”

    “广东也是南菜北运的基地,是元谋的直接竞争对手之一,元谋能生产的黄瓜、番茄、洋葱等冬早蔬菜,广东全都能生产,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这还只是广东一地,还有海南等地区。

    同时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北方大棚也越建越多,元谋的蔬菜并不是不可替代。”

    陈家志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进行阐述。

    马明皱起了眉头,“你的意思是冬早蔬菜会很快饱和?”

    “会趋于饱和。”陈家志先肯定道,又说:“但导致元谋蔬菜卖不出去的根本原因还是品质。”

    马明不太认同,陈家志建议他多出去看看。

    “就拿冬番茄来说,这些天我和很多商户聊了聊,在五六年前,元谋的冬番茄有多少,京城就能要多少。

    但现在呢,据我所知,没以前好卖了,也卖不上价了,原因你们调查过吗。”

    马明沉默的又喝了一口茶,“但也并不代表元谋的菜就会卖不出去,元谋现在也只有5万多亩冬早蔬菜,冬早蔬菜销量只占全国‘南菜北运’的10%,与全国的需求相比微不足道,谈饱和还早了点。”

    陈家志估计他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人员,各种数据信口拈来,便不想与其起了冲突。

    只是马明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只单从买菜人的角度来评判,与广东和山东相比,元谋的蔬菜品质……”

    陈家志犹豫了下,见马明还算平静,才说出最后两个字。

    “低劣!”

    马明瞬间就绷紧了身体,薛军也警惕了起来,好家伙,你说就说嘛,还加重语气干嘛。

    还好马明很快克制住了,“低劣在哪些方面?”

    陈家志又说:“我只拿元谋的番茄与广东湛江相比,新鲜度、色泽、大小等外观耐看方面,乃至于风味上都有不小差距。

    而大城市老百姓兜里现在也有钱了,要消费优质蔬菜,宁可吃贵些,吃少些,也要吃好的。

    什么是优质蔬菜?看有看样,吃有吃味,货真价实,这才是优质蔬菜!”

    马明又问:“还有吗?”

    陈家志又迟疑了。

    马明笑道:“畅所欲言,我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就想听听你的看法。”

    “其实这是我发现的商机,原本不想说的。”陈家志摇头失笑。

    “我发现元谋人习惯了坐等客商上门买菜,华北、东北、西北都是如此,然后元谋人再去适应找上门来的需求。

    但现在山东和广东都在主动出击,走出去找市场,努力适应外面的市场需求与坐等市场本身就是不小的差距。

    再加上元谋当下的蔬菜品质低劣、包装差~

    而华北和东北离山东近,等再过两年,华北和东北的客商可能就不会上门,到时元谋蔬菜卖到哪里?所以烂市并不是我危言耸听~”

    马明怔住了,思索着其中的细节,竟觉得很有道理。

    薛军问:“那商机又从而何来?”

    “产地烂,外地销售旺啊!”陈家志说得理所当然。

    薛军直拍大腿,顿感遗憾,差价这不就出来了吗?

    多好的赚钱机遇,说出来干嘛呀!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