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4:菜农逆袭 > 第319章 内债不是债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每天都在收菜的哈~”

    “一天10吨完全不够卖。”李才在陈家志身旁停下自行车,“每天还没到晚上,就卖完了。”

    薛军也跟着说:“对头,可以多收点,至少也得弄个20吨吧。”

    陈家志单手夹着烟,打量着菜田,遮阳网已全部揭开,菜场又绿了。

    “你们呀,太急了。”

    “我们是怕价格又跌下去了。”

    陈家志沉吟道:“再等两天,李才也去周边看过,好多菜场和农民新播种的才出苗几天,我们时间还很足。”

    李才和薛军两人看着地里的菜,心中实在馋得紧。

    不过也知道没门了,除了陈家志反对,下面的小组长更是对他俩严防死守。

    往往种菜的人比卖菜的人会更在乎产量,也更能体会耕种不易。

    这时候割菜,就是在糟蹋菜。

    陈家志也骑着车转了一圈。

    天气晴了,菜场里的菜长势很好,有两批菜的个头就像菜场里骑车的众多少年,再长一头就成年了。

    这节奏来得真快。

    夕阳西下,到了下班时间,菜工们陆续回家,陈家志把管理人员聚在一起开会,菜场成立了两个新的部门。

    一是种苗部,将在新租的地上投资10亩钢架育苗大棚;

    二是科研部,划出一块地建立育种科研园,同时会招进行机具改进、肥料配比等研究。

    种苗部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不过科研却有些波折。

    易定干疑惑道:“陈总,菜场没人懂科研,这科研部要怎么弄?”

    “招人,招聘懂行的人来专门做这事。”陈家限制吩咐道:“童刚,这事交给你,最好能招一两个高学历人才或者专家进来。

    现在社会上不流传一句话吗,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只要待遇给的高,应该会有人愿意来。”

    童刚应下。

    陈家志又说:“除了专门的科研人员,其余的管理人员或者菜工也可以参与改进和创新,如果行之有效,菜场也会给出奖励。

    比如菜心播种机,就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还有空心菜,能不能也研发设计出小巧的播种工具?

    再有开沟,就没人想过在微耕机上加一块可以开沟的工具?

    像这种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还有很多,也许某一天谁灵机一动就搞出个小发明也说不定。”

    众人开始还有些不以为意,但陈家志举了几个例子后,便又感觉可以试试。

    敖德海问道:“陈总,我想试试焊接一个开沟机,这材料方面,菜场给报销吗?”

    “报!”

    陈家志很乐意看到敖德海出头,新地可是水稻田,开沟是大活。

    “另外,如果要弄开沟机,黄川可以去联系一下修理厂或者农机厂,一起来研发,菜场就是最好的实验场地。”

    “好,我试试。”

    易定干又问道:“谁来负责种苗部和科研部呢?”

    陈家志早有预案,说:“种苗部暂时还是由你负责,我对育种还挺有兴趣,科研就交给我吧。”

    随后又定下地块位置、资金预算等,会议才结束。

    陈家志约着众人一起吃饭。

    期间易定干还组织了日常管理的总结,以及部分技术上的讨论。

    这都快形成传统了。

    长期的坚持下来,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多数时候都千篇一律,但偶尔的新发现新体会在交流后,都能体现出价值。

    饭后,李才便先跟车去了档口卖菜,薛军则留在家里,与陈家志、易定干、陈少昌组成了牌局。

    玩了会儿,又睡到凌晨三四点,在五点过时到了市场。

    档口的菜早卖完了。

    陈家志先来到了靠谱鲜生新的两层办公小楼,招牌也已挂上。

    面积更大,功能更全,集分拣、办公、住宿、仓库一体。

    人员配备也更齐全,除了分拣、配送,采购、行政和财务也都陆续在上人。

    靠谱鲜生的两大主营业务,档口代销和配送在6月也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除了档口代销的42.6万元,配送业务的营业额达到了80多万元,毛利润比较低,不到10%。

    主要是月末涨价厉害,而终端的涨价没跟上,压缩了利润。

    但当下价格提了上来,随着采购成本下降,7月的利润率应该会有所上涨。

    分拣中心在一楼,此时也灯火通明的忙着,配送人员进进出出。

    陈家志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没等到陈正旭,便又和薛军去了市场。

    市场里依旧车进车出,时刻都有交易发生,成交的价格普遍不低。

    除了本地的瓜豆类蔬菜,也有很多外地来的蔬菜,大部分是通过铁路运输而来,还有部分则是公路。

    每一车的利润都不会低。

    “陈总,我们也该出省去找货源了吧?”

    “嗯,公司也招了两个采购了,后续可以把人外派出去,去产区组织货源。”

    陈家志也注意到批发市场的货源五花八门,除了西北菜较少外,其余各个地方都有。

    他还注意到了好几辆从云南过来的货车,车上拉着白菜、花菜、土豆等各种蔬菜。

    叶菜类倒是很少。

    但陈家志也把在云南投资菜场纳入了备选,至少得把其纳入货源地。

    …

    天亮后,江南市场的交易热度不减。

    陈家志走在市场里,突发奇想,“如果我们只白天做生意怎么样?”

    薛军迟疑道:“蔬菜批发一般都是凌晨吧,白天毕竟还是少数。”

    陈家志沉吟道:“那可能是因为保鲜措施不完善,算了,暂时还是主打晚上吧。”

    除了冷藏保鲜,他还想到了客户群体的买菜习惯。

    目前63号档大概有两三百个客户,除了少部分酒楼酒店采购,大部分还是二级批发商。

    因为冷藏保鲜原因,二级批发商习惯晚上12点前进货,采购则喜欢后半夜买货。

    63号档白天卖菜也行,但违背了大多数人的习惯。

    旺市时还行,烂市时就是头铁了。

    摸了下市场情况后,陈家志回了办公室,查看起了档口的客户群。

    每天档口都会手写单据,然后办公室在电脑上整理打印成册。

    累计有297人在63号档买过菜,但大部分一个月也只买过一两次,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部分是月末新来的,这部分比例也不小。

    真正长期客户在100个以内,平均日采购量大约500~600斤。

    也就是说排除上月末行情大涨因素,63号档的正常日销量在25~30吨。

    还算可以。

    不过陈家志看着客户栏后面的备注,总感觉忽略了什么。

    工厂和单位食堂、酒楼酒店、二批……

    对了,超市!

    陈家志猛然想起超市也是未来的一大客户群体,但目前卖生鲜的超市还很少。

    永辉是哪一年成立的?

    沃尔玛、家乐福等等都是外资的,在国内开店没有?

    陈家志迫切想查询这些信息,在电脑上捣鼓了一阵,好像完全没用啊!

    不是说电脑查信息很厉害吗?

    怎么什么也查不了!

    但他知道国内目前超市已经不少了,生鲜肯定是超市未来的重点品类。

    也许超市也可以做些文章。

    在电商崛起之前,超市一直是批发市场的大客户群体之一。

    陈家志让行政部门收集有关的信息,自己也找来几份报纸看。

    “小叔,来了多久了?”

    不知何时,陈正旭回来了,给自己倒了一大杯水喝。

    “坐了一会儿。”陈家志放下报纸,“送完货了?”

    “还没呢。”陈正旭说道:“小熊还带着人在送,他驾照也拿了。”

    “挺快的嘛,我记得还没多久。”陈家志讶异。

    陈正旭坐了下来,“除了在驾校学,我还天天带他练呢,会开车了后,就花钱买了证,小熊和王兰在这方面还是有魄力。”

    “嗯~”

    陈家志沉吟了下,问起了超市的事情。

    陈正旭长期在街面上跑,对这些事很关注。

    目前可以确定,花城已经有了超市,但没有类似家乐福的大卖场。

    卖生鲜的店铺也没有。

    虽说他重生前超市的生意都快被电商抢走了,家乐福好像也快倒闭了。

    但未来十几二十年,超市的生意都很红火。

    再说了,他只是想把菜卖给超市。

    如今花城还没有超市大卖场,但也应当快了,他让陈正旭时刻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往这方面开拓客户。

    随即,两人又聊了下买房和建冷库。

    让陈家志意外的事,这大半年,花城的房价居然在下跌。

    “买房先缓一缓,先解决冷库的事,最好能买块地建冷库。”

    陈正旭讶然道:“买地得要不少钱吧,公司现在账上总共才三十多万元。”

    陈家志笑道:“江心菜场有,可以拆借给靠谱鲜生,总之你先试着接触,实在不行就长租地建冷库。”

    “上次拆借的72万买楼钱都还没有还,这又来呀!”

    陈正旭颇有点视负债如洪水猛兽的感觉。

    陈家志翘着二郎腿,说:“债多不压身,负债越多,本事也就越大。”

    陈正旭频频摇头:“哪有这种说法,欠钱的滋味可不好受。”

    陈家志一乐,那你是不知道搞房地产的负债能有多高,两万亿了解一下。

    虽然他也一向很保守,但这是两家公司内部拆借啊,格局打开,内债不是债。

    用了两天空闲时间,陈家志相继给菜场和靠谱鲜生都敲定了新任务。

    紧接着菜场又重新开始大量出菜。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