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17章 《请派御史清查京营弊政疏》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京营能这么快露馅,倒是也不能说京营就是个草台班子。

    京营也做好了准备,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分配了所有京营军官的任务,要配合武监生演好三个月的戏。

    但整个京营也不是铁板一块,上下层认识上的分歧,出现三里屯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对于三里屯这类的百户来说,他们也就是吃了点空饷,拿了点小的好处,可却要直接伺候夏忠孝这些挂职的武监生。

    张百户需要自己贴钱来雇人演戏,还要安抚这些招募来流民的情绪,不然这些人跑了他怎么再抓人?

    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在花钱,张百户的怨气是最大的。

    京营上层统筹了半天,但是到了给人出钱的时候又非常吝啬,反正只要将任务布置了,压力送到下面就行了,根本没人讨论基层卫所三个月要怎么过。

    就有了张百户自作主张,为了解决自己卫所的麻烦,设下如此荒谬圈套,来构陷兵部重点关注的武监生。

    对于张百户来说,这也不算是昏招,而是让他尽快止损的妙招。

    兵部尚书曹邦辅看向苏泽,从现在开始,夏忠孝的案子,就成了朝堂介入京营事务的突破口了。

    苏泽也看向曹邦辅说道:

    “大司马,武监生挂职期间,他们都是归属兵部调配的,所以这个案子理应由兵部负责。”

    曹邦辅和他身后的官员都是一惊,他们没想到苏泽竟然如此轻易的将夏忠孝这个关键的证人让出来。

    但是苏泽又话锋一转说道:

    “但夏忠孝还是武监生,若是武监生受了委屈,我身为武监教务长,当上奏陛下禀明事实。”

    曹邦辅立刻说道:

    “这个自然,夏忠孝去了兵部,必不会受委屈,兵部一定会还他一个公道。”

    夏忠孝被兵部一帮官员当做宝贝一样围着,哭啼啼的登上兵部的马车后,曹邦辅也对着苏泽一拜,然后迅速领着人返回兵部。

    等兵部的人马走了之后,罗万化问道:

    “子霖兄为什么要将夏忠孝交给兵部?你不怕兵部查不清这个案子吗?”

    苏泽微笑说道:

    “就是没有夏忠孝在手,也不代表查不清这个案子,再说了,如果兵部连这个案子都查不清,就别想着对京营进行改制了。”

    “京营的事情,也要兵部来办才最合适。”

    罗万化也点点头。

    苏泽接着说道:

    “一甫兄,我请你调查的那篇报道怎么样了?”

    罗万化说道:

    “本来已经写的差不多了,但是夏忠孝出事的这个三里屯卫所比我们选的那个更典型,子霖兄再等我两日。”

    苏泽点头说道:“那就刊登在下一期的《乐府新报》上。”

    ——

    苏泽所料的没错,兵部确实对夏忠孝十分的重视。

    为了洗清他的冤案,兵部尚书曹邦辅亲自去刑部,请来了今日破案如神的刑部主事狄许。

    狄许的思路也很清晰,他首先让巡捕营去传唤诬陷夏忠孝的教坊司女子。

    然后在一番审讯下,很快就找出她语言中的漏洞,让这个教坊司女子说了真话。

    这名教坊司女子还供认,是三里屯的张百户出钱让他诬陷夏忠孝的。

    诬陷朝廷派去的武监生,兵部尚书曹邦辅立刻签发命令,下令逮捕了三里屯的张百户。

    但是这一次兵部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等兵部的官员来到三里屯的时候,张百户已经“暴病身亡”了。

    显然夏忠孝被苏泽带走的消息,五军都督府也通知了京营,既然夏忠孝这个关键的人证被朝廷控制,那剩下的张百户就只能“暴毙”了。

    苏泽接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是微微感慨。

    大明的问题为什么这么难办,就在于“里中有我,我中有你”。

    五军都督府这样的衙门,早就已经和筛子一样,既然苏泽和兵部可以让五军都督府传递消息,那么五军都督府也不会只向苏泽和兵部传递消息。

    可以说,大部分的官僚都是见风使舵的高手,他们首要职责是撇清自己的职责,保住自己的官帽子,其次是谋求结交权贵升迁的机会。

    最后才是做点正事,而且这个前提还是不闹出乱子来。

    总而言之,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锐意进取的才是少数,大部分官员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改革者,都会感觉到先易后难的问题。

    在苏泽总结,历史上改革者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因为刚开始改革的时候,改革的都是大家有共识的弊政,这时候是群情响应,上下一心。

    但是改革深入之后,改革者就要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了,这时候改革就遇到了阻力。

    可这个时候就算是有阻力,也有几个明确的对手,也就是所谓的“反对派”,改革者可以打倒反对派,继续强硬推动改革。

    如果渡过了这个阶段,改革者差不多就站在了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对立面了。

    这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境况,到处都是阻力,政令始终不通畅,但却不知道阻力来自何方。

    这时候已经连一个重拳出击的对象都没有了。

    历史上的改革者,大部分也就只能完成第一个阶段,能进入第二阶段的都寥寥无几。

    在苏泽看来,这场大明的改革还在第一个阶段,但是京营问题已经隐约是第二阶段的问题了。

    京营断尾求生,张百户“暴毙身亡”,夏忠孝被诬陷的案子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兵部上下都觉得很气馁,本以为夏忠孝是个突破口,却没想到京营的动作也很快,下手竟然这么快这么狠。

    曹邦辅终于明白,为什么京营的弊政能一直流传到今天,历代兵部尚书都没办法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乐府新报》上刊登了一篇报道。

    “大司马,您快看《乐府新报》发文章了!”

    一名亲信冲了曹邦辅的公房,将最新一份的《乐府新报》递上去。

    曹邦辅接过报纸,原来这是一篇有关三里屯军卫的报告。

    整个报告并没有说有关夏忠孝的案子,而是说明三里屯军卫吃空饷的问题。

    这篇文章一看就是罗万化那个调查编辑部的风格,一上来就是追本溯源。

    三里屯卫所原本是军屯卫所,不用朝廷支取粮草供养,但是从成化年开始,京郊开始繁荣起来,三里屯卫所的军屯都被军户百户暗中侵占变卖。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京营的屯田不断被侵占,朝廷开始给三里屯拨付军饷。

    从这个时候开始,本来已经出现逃兵的三里屯卫所,却年年都满员,甚至到了正德年间,京郊卫所还向朝廷上书,说军户子弟从军意愿强烈,希望朝廷扩编卫所。

    正德皇帝没有头脑发热,没有批准京营扩编的需求,三里屯卫所每年要支付的军饷却在连连上升。

    紧接着罗万化又做了调查,三里屯卫所账载的112人,但这其中超过七十人都是只存在户籍账目上的“假人”。

    剩下的五十人,除了百户和几个卫所军官外,大部分也都已经不在卫所了。

    而这些假人的军饷,都被张百户等卫所军官给冒领了。

    三里屯卫所中的军械,也基本上都被张百户等人倒卖光了,战马牲畜也被他们租给周围的商人农民。

    可以说整个三里屯卫所,就是一个纸糊的卫所,根本不能起到保护京师的重任。

    看完这篇报道,曹邦辅的脸色也铁青。

    兵部不是不知道京营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想到京营的问题竟然这么严重。

    这也是所有大型组织的通病了。

    上层想要解决问题,却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下层知道问题在哪里,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兵部是文官统兵,没有一个兵部官员真正在军营待过,他们根本不了解京营的问题有多严重。

    这也是这次武监挂职的意义所在,这是兵部第一次将触手深入到京营卫所中,然后就看到了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

    曹邦辅站起来,来回踱步说道:

    “张百户已死,他冒领军饷的事情不能这么结了!”

    “事到如今,兵部只能奏请陛下,一查到底了!”

    曹邦辅也是没办法,别的大臣可以请求缓查,但是兵部作为京营问题的责任人之一,此时不得不表现出强硬态度。

    曹邦辅心中苦涩,从武监开始兵部就被苏泽牵着走,现在苏泽又将京营问题完全暴露出来,这是逼迫兵部跟着他走。

    自己当真是大明朝最窝囊的兵部尚书了!

    ——

    此时在报馆中,苏泽正在写奏疏。

    这份奏疏内容很简单,是苏泽抨击六科和都察院监督不力,放任京营失控。

    “窃闻京营弊政积重,虚额冒饷尤甚,而科道官职司风宪,竟视若无睹,殊失纠劾之责。兹事体大,敢沥肝胆以闻。”

    “近《乐府新报》所刊三里屯卫所一案,其状触目惊心:兵额全虚,账载军士百十二员,然实存者不足半,虚报七十余人冒领军饷。”

    “器械尽废,武库甲胄、战马牲畜皆被变卖,所余唯空营败舍”

    “此非孤例,实乃京营痼疾之缩影。昔年边警频传,京营竟无可用之兵,全赖九边驰援,其源概出于此!”

    说完了京营的问题,苏泽又开始抨击科道。

    “六科十三道坐拥纠劾之权,却于咫尺之弊闭目塞听!”

    “见白不举,空饷之事历年已久,科道未尝劾一将、参一官,致蛀虫盘踞如三里屯者逍遥十数载!”

    “本月《乐府新报》揭露房山弊政,科道联名攻讦报馆,于真正蠹国之徒反纵容不问,实舍本逐末!”

    紧接着苏泽开始给科道上强度:

    “伏乞陛下,简派御史专核京营,以清军御史旧制,择刚正御史彻查各营兵额、军械、粮饷,凡虚报者主官革职问罪。”

    “立新册以断旧弊,命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以各卫所现任在职军数,重造军籍,每季遣御史抽核,敢有隐冒者以军法论!”

    “再调宣大、直沽新军入京,以防事端。”

    等苏泽写完奏疏,递给罗万化后,罗万化看完倒吸一口凉气说道:

    “子霖兄,这会不会太狠了?”

    罗万化是老好人,他已经忘了前几天科道言官联名弹劾报馆的时候了。

    苏泽点头说道:

    “一甫兄说的没错,三里屯刚刚出了人命,我再加一条,御史清兵的时候需要朝廷得力士卒保护,切不可再闹出人命来。”

    罗万化说道:

    “子霖兄,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一甫兄是什么意思?”

    罗万化说道:

    “若是京营闹出乱子来,朝廷又要如何收场?”

    苏泽说道:

    “正是因为京营已经糜烂至此,才是动手的良机。”

    罗万化叹息道:

    “子霖兄为何如此着急,这件事不能徐徐图之吗?”

    苏泽摇头道:

    “一甫兄,你看过翰林院的档案,你应该知道,先帝朝的时候,庚戌之变后,先帝也曾经动手整顿过京营。”

    “当时官员上奏的奏疏中,就已经提到了京营的问题。”

    苏泽直接背出这些奏疏中的内容:

    “京营军额不实,额兵十万七千余人而存者仅半。”

    “官员冗积以及冒籍占饷,自正德以来,办纳月钱、私役占用,不下八九万余,岁支钱粮百余万石。”

    苏泽又说道:

    “先帝徐徐图之,派遣咸宁侯仇鸾整顿京营,最后结果如何?”

    罗万化叹息,仇鸾整顿京营如果有成果,现在京营也不会烂成这样了。

    苏泽又说道:

    “变法改制本就是逆天而行,机会转纵即逝,如今朝堂有动一动京营的共识,拖得久了可就没有了。”

    “纠劾本就是科道的职权,京营沦落至此,科道难道没有责任吗?”

    苏泽的奏疏确实没说错,纠劾本来就是科道的权力,但是京营问题闹成这样,就是科道没有好好履行权力,放任京营问题积弊至此。

    虽然这其中都是历史积累的问题,但是苏泽弹劾科道“不作为”,也确实没错。

    等罗万化走后,苏泽将《请派御史清查京营弊政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