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 第401章 成功复现!(第三更!)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人群中心,林易双手高举,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

    伴随动作,吵闹的声音停息,一群人眼巴巴看着他,等待他发号施令。

    林易没有开口,而是拨开人群,走向实验室角落的炉子,炉子已经关火,但依旧在向外散发温度。

    旁边的地上,躺着三个长度80公分,宽度30公分,高度20公分的模具。

    模具里,都躺着一块黑漆漆的金属。

    手伸过去,还能感受到金属散发的高温。

    这时候,曹彬也拨开人群走了过来:

    “第一炉的材料,我们用了冷却液降温,这一炉,我们想尝试一下自然降温,看看自然降温会不会影响性能。”

    闻言,林易回忆了一下资料,资料里对冶炼完成的材料降温并没有严苛要求,使用冷却液,或者自然降温都可以。

    毕竟现在出来的只是材料,想要变成零件,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

    加工中,以及加工后,才更需要工艺处理。

    又伸手感受了一下大概温度,林易往后退开,拉开和这块材料的距离。

    实验室并没有开空调,温度有点高,有点热,他扛不住,也不想扛。

    远离了高温,林易这才向曹彬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没问题!”

    “材料大规模加工呢?开始准备没?”

    被问到材料加工,曹彬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随后挠着头说道:“他们冶炼材料的时候,我抽空看了一下厂里的设备。”

    “加工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零件加工后的应力消除。”

    “在你给的方案里,主要采用的方案是电脉冲处理。”

    “我们手里有设备,但设备只能处理小零件,不能处理大零件。”

    “经过技术部内部讨论,决定去市场上购买一套设备,然后我们自己对设备进行改造。”

    “我们把这个消息告知纪总和刘总,刘总今天早上已经亲自出马,去找设备商谈设备了。”

    “合作谈妥,设备运过来,再改装,测试脉冲电源,整个流程完全不出错,大概只需要一个半月,如果出点问题,大概就需要两个月多一点。”

    曹彬说话的语气很凝重,但凝重的语气里是难掩的兴奋。

    电脉冲处理,是一种新兴的应力消除技术,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后,各国都争先恐后地投入资金,系统性研究相关技术。

    这种技术消除应力的原理,是利用瞬时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和电子风力效应,促使金属内部位错重新分布或晶界迁移,从而快速释放应力。

    这种变化可控,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性能。

    这样的技术握在手里,也就意味着最终成品的航母甲板钢零件,有可能会远远超过航母团队的要求。

    完成了这一次的业务,以后,小米重工就能拿到更多的舰船订单。

    在场这些人的名字,会随着这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而响彻全球。

    有这样隆重的一笔,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不重要了!

    听出他话语中的兴奋,林易回过头,发现除了曹彬,其他人脸上也是难掩的兴奋。

    而最兴奋的,是高海。

    他整个人站在模具旁边,像一个准备火中取栗的猴子,不停的探出手,当手感受到材料的温度后,又迅速收回手,然后又不停的探出手。

    见到他这样子,林易只能叹一口气,手对着材料点一下:

    “曹彬,用冷却液降温,然后赶紧检测,给我们的高代表看看!”

    “好嘞!出几个人,去把板车拖过来,把这东西拖到冷却池去,切割台做好准备,其他人回各自岗位,分到材料之后就开始做测试。”得到林易发话,一群人也不再强求材料自然降温,几句话,曹彬就安排好任务。

    柴油发动机的声音响起,人群散开,一辆小型叉车越过人群,出现在模具旁边,叉子伸进模具下方,液压机用力,叉子就将模具托起。

    有点重。

    在柴油机的轰鸣声中,叉车将模具送出实验室,送到隔壁的冷却间,扑通一声,整个模具都被扔进淬火油里面。

    扔掉模具,卸掉了重量,叉车一个漂亮的倒车,扎回实验室,在叉车叉着第2个模具准备出门时,曹彬突然开口问道:

    “那个……模具上面没挂钩子,对吧?”

    一句话,开叉车的人脸上的兴奋消散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脸的惊恐。

    在他惊恐的表情里,曹彬用右手捂住脸:

    “待会你跳下去捞!其他人继续!”

    留下这句话,曹彬弯着腰,驼着背,一步一步朝隔壁房间走去。

    在他背后,叉车司机一脸欲哭无泪。

    这边是实验室,主要工作是实验,平常生产的材料零件都不大,所以冷却池并没有装大型行吊,自然也没有常见的电磁铁。

    有的只是架在冷却池上方的一个龙门架,和一个一吨的小行吊。

    刚才太过兴奋,直接就将模具连同需要冷却的材料一起扔进冷却池,现在想要捞起来,就只能人工下去,把挂钩挂在模具上。

    可那里面是淬火油!

    油!

    叉车司机尖叫一声,叉着第2套模具来到冷却池边,这一次,他没有一股脑把模具扔进去,而是等旁边的人上前,将小行吊的挂钩挂上,看着行吊将模具吊起,然后慢慢放入冷却池。

    第2套模具冷却完成,在人工操作下,冷却后的模具被另一台叉车带走,送到了切割台。

    切割台上,操作人员将模具拆除,只留下中间的原材料。

    他们并没有立刻切割,而是先用设备磨掉原材料的氧化层。

    经过一番打磨,原本黑漆漆的原材料变成了灿烂的银白色,打磨光滑的位置,还能看到镜面反光。

    下一秒,切割机运转,将这块80公分长的原材料切成三段,接着这三段材料又被竖起,均匀地切成了十八片。

    这九片材料被装上托盘,送到隔壁检测实验室。

    检测项目不同,实验室的配置也不同,这十八片材料,被送到了不同的检测实验室。

    拿到材料,检测实验室里摩拳擦掌的一群人立马开始工作。

    抗压,抗拉……

    而全程目睹这一切的高海,是这个实验室里最忙的人,他一会儿扒在这个实验室门口看看,一会儿又扒到另一个实验室门口看看。

    和他不同,在检测开始后,林易就找了一个凳子,找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闭眼睡觉。

    从夕阳黄昏等到满天星斗,在高海又一次扒拉门头时,曹彬给这个扒门的人递过去一份报告:

    “高代表,结果出来了,你看看。”

    报告只有一页纸,轻飘飘的,就这样夹在两人中间,当走廊上的微风吹过时,这张纸还随着微风迎风摇曳。

    伴随着纸张摇曳,高海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上面的文字。

    他不敢接,他怕这一切都是梦,他怕自己接过这张纸,自己这个梦就会醒过来。

    然后旁边的人就会告诉他,没有什么几天生产航母钢,有的只是一帮失败的人,在妄想罢了。

    过了一会儿,曹彬发现高海不接报告,很干脆地将手往前又伸了一点,将报告直接拍到高海手里。

    纸张入怀,容不得高海多想。

    他手忙脚乱地接过报告,迅速摆正报告,目光直接落到最下方,直接看结论。

    在结论下方,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该配方钢材满足航母甲板钢使用要求!】

    在这一行字下方,是一个陌生的人名和一个熟悉的单位名称。

    【许文军】

    【船舶重工集团0785金属材料研究所】

    看完结论,高海的目光又落到了报告前方,落到那一系列的对比数据上。

    同样的项目名称,有三组数据,一组数据是设计要求,而另外两组数据,是两次的检测数据。

    【抗拉强度:设计值≥700MPa;第1轮检测值:934MPa,第2轮检测值:937MPa。】

    【屈服强度:设计值≥600MPa;第1轮检测值:671MPa,第2轮检测值:677MPa。】

    【延伸率:设计值≥15.5%;第1轮检测值:17%,第1轮检测值:17.2%。】

    【冲击韧性……】

    【盐雾腐蚀速率……】

    【耐海水点蚀临界点蚀温度……】

    【焊接碳当量……】

    实测数据都大于理论设计要求,而且都大出不少。

    看着这些数据,激动的泪水不知不觉就从高海眼睛里流了出来。

    这样优质的材料,即便是往后推十年,用在后续的航母或者舰船上也足够了。

    可是很快,他就止住了泪水。

    因为科技在进步,他完全不敢想象10年后的小米重工,会掏出什么样的东西,而10年后的格局,又会变成什么样。

    想不出来,高海决定不想,决定专心看面前的报告。

    待会就带着这份报告离开姑苏,去江南船厂汇合林泽,然后去船舶重工。

    在高海专心致志看报告时,旁边响起一阵脚步声,脚步声来到高海身边停住,就再也没有动静。

    过了好一会儿,高海终于看完报告,抬起头正想问曹彬两句,又注意到旁边站着一个人。

    这个人,他在001航母相关的会议上见过,但是不清楚他的名字。

    现在想来,应该就是报告上签字的这个人——许文军。

    向对方点了一下头,高海主动开口问:

    “许教授,你觉得怎么样?”

    许文军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用左手撑着门框,用力吸一口气,然后又用力吐气。

    吐完气,他对着高海猛地敬了一个礼:

    “高代表,我在这里,代表前几天的我向你道歉,我作为一只井底之蛙,不该质疑谭总的决定,不该质疑总装的决定。”

    “对不起!”

    对着高海深鞠一躬后,许文军又站直身体,对着一旁的曹彬猛地鞠了一躬。

    突然的动作,将曹彬吓了一跳,他连忙挪到旁边,将询问的目光投向高海。

    许文军也站在两人中间,察觉到曹彬的目光,投过去一个歉意的微笑,小声解释道:

    “前几天,接到谭总命令,让我们整理好资料,然后和高代表一起来小米重工的时候,我很气愤。”

    “因为有句话叫做隔行如隔山,当时我认为小米重工在卫星,在电池领域是佼佼者,不代表在金属领域也是佼佼者。”

    “当时在私下里说过一些重话。”

    “现在,我为私下里说过的这些重话道歉!”

    “我许文军是一只井底之蛙!”

    “从今天起,曹总工你让我往东,我绝对不往西,你说打谁,我就打谁。”

    下一秒,曹彬开玩笑的声音响起:“你去把我们老板打一顿!”

    听到这么一个离谱的要求,许文军立马摇头:

    “这不能够!林总这样聪明的人,磕着碰着,那都是损失,你让我去打,你是想我死啊!”

    曹彬继续打趣:“那你说我让你往东,你绝对不往西!”

    眼见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准备扯到天涯海角去,高海连忙止住两人:“都确定已经完成了是吧?”

    说回到工作上,曹彬立马收起脸上的玩笑,重重点一下头:

    “确定!”

    “第二炉做出来的三块样品,还有两块样品在那里,你待会可以全部带走。”

    听到专门给自己留了两块样品,让自己带回去,高海心里很感动,但是很快,他就想起这批材料只做了三块样品。

    下午到现在的实验已经切了一块。

    自己带走两块,那就意味着曹彬手里没有样品了。

    不解的目光看过去,问道:“你不要样品?”

    迎着目光,曹彬点点头,又摇摇头:“做第2炉样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复现第1炉。”

    “我现在需要做的是稳定复现!”

    “接下来样品会很多,甚至还有一些得扔到一边,留在那里当纪念品。”

    听曹彬这么一说,高海心头立马有了底,他小心将手中那张a4纸迭起,小心放到左胸口的口袋,又用力按了按。

    确认放好,这才对着曹彬一点头:“曹总工,麻烦你安排一辆车,帮我把那两块样品装上,然后让车送我去江南船厂。”

    面对高海的请求,曹彬没有立刻接话,而是走向坐在走廊角落里,靠着墙壁睡着了的林易。

    将人拍醒,他将高海的要求对林易复述了一遍。

    听完要求,林易按揉着眉心吩咐道:“让保卫处多出几个人,一定要把人的安全送到船厂!”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