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三百七十六章,天师入京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吴元从宫中出来后,很快对外放出方永准备建立王庭官署的消息。

    这一步是为了试探百官态度,逼迫官员们站队。

    没有观望的选项,只有投靠和拒绝投靠两项。

    消息传出后,百官非常从心。

    六部尚书,中书御史,公侯勋贵,全都毫无疑问的投靠过来。

    有的人顾及着颜面,本身在朝廷内有着任职的,不好太明目张胆,他们在晚上悄悄来到吴元府上,对方永表示忠心,在官署名单上添上一笔。

    有的人则完全不要脸面,本身在朝庭中任职,官居六部尚书,却谄媚到直接选择投靠过来,宣布要辞去朝中官职,担任王府小吏。

    一番试探下来,吴元发现朝中的大臣已经几乎没有忠心于隆庆帝的了。

    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官员选择不同。

    一些年老的官员,或许是因为即将致仕,顾及着颜面,没有选择站队,还有一些是隆庆帝的外戚,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吴丰等等,没有选择站队。

    于涟本来也应该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不过方永前年将于涟送到了开滦办煤厂,中秋前后又将其调到了陕西修建水渠,因此于涟不在京城,参与不了此事。

    这老头是那种传统的儒家臣子,忠心于皇帝,但又对百姓抱有怜惜,方永令其投靠自己他是不愿意的,但让他为百姓做事他却愿意工作,因此秉承着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方永让他在全国各地到处跑。

    剩余的人中,基本没有什么领头的人选。

    那些厉害的人物在之前的血诏事件中就已经被杀尽,剩下的人基本没什么实力,发挥不出什么作用,随便找个借口便能将其覆灭。

    吴元将这些情况汇报给方永。

    方永告诉吴元,再过一段时间他会进行南巡,查看一下南方各地归顺的具体情况,到时候他一离开,隆庆帝肯定会蠢蠢欲动。

    不过有李泥率领锦衣卫看管,隆庆帝没有机会反抗。

    他会故意让李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隆庆帝有机会对外联络,然后再将所有相关的人一举覆灭。

    吴元大喜,表示一定会配合好李泥的工作。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江西的张应顺天师携带其子张至道到达京城,面见方永。

    方永见到了这位所谓的天师。

    张应顺今年六十有五,头发斑白,束紫金莲花冠,穿天师道袍,精气神都很饱满,行举有度,礼仪风范很好。

    他是大熙的受箓天师,享受三等荣爵恩赐。

    和曲阜的孔家一样,龙虎山同样是传承千年的庞然大物。

    从东汉张道陵开始,直到现在,约有一千八百年,只比孔家稍差,稳坐中夏第二大世家。

    不过相比于孔家把控着儒学经义,门生面布天下,以修道为主的张家影响力要小很多,江西之地也远不如山东富庶。

    所以历朝历代,孔家时常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或被当权者猜忌,或受到恩宠,但张家却很多时候声名不显。

    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

    在江西之地,张家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遍布各地的道观名山,达官贵人尽皆奉为上宾,张姓的族人遍布各行各业,人脉极为宽广,如果张应顺以天师的名义带头反抗方永,收复江西的行动绝不会如此顺利。

    当然,如果方永的行动受到阻碍,张家这只出头鸟也必然会随着方永的雷霆之怒覆灭,以张家传承千年的情况来看,对方显然是不可能如此做的。

    孔家世修降表,张家也历朝接受册封,二者发展的本质基本是一样的。

    方永对这位天师的好感并不多。

    驱佛灭道是方永制定的国策,不事生产的和尚需要被改造,道士也是一样,他不能允许这些神权干涉自己制定的政策和统治。

    不过让方永意外的是,这位张天师的底线,意外的灵活。

    只见张应顺行礼拜见了方永之后,从身后其子的手中接过一本古书,言道:

    “大王,此乃昔日祖师所传教义,乃我天师道教之根本,然千年磨损,其中多有缺损疏漏之处,难以成篇。我闻大王乃神人降世,掌司雨大农神,位列福佑厚土真君,恳求大王补全祖师所传经义,龙虎山张氏感激不尽!”

    方永从侍者手中接过那一本古书,打开一看,却是一片空白书籍,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这位张天师,真是比护国寺的那群和尚识相多了。

    这样一来,道教的经义便可任由方永篡改,方永颁布实行某些政策便可让这些道士帮忙摇旗呐喊,他们将不会是阻碍,而是成为方永政策施行的助力。

    这一日,方永和张应顺相谈甚欢。

    张应顺答应交出张氏在江西收拢的土地,只留龙虎山周边五千亩自用。

    张家本身人口众多,而且又这么识相,留五千亩土地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方永不仅没有什么不满,反而赞赏了对方一番。

    此外,张应顺还给方永送上了一份江西境内的地图。

    这是一份极大的地图,图中包括了山西之地的山川土木,物产矿石,民众分布,世家地主的分布,以及各方势力官员等等详细信息。

    张家在江西之地深耕千年,对这片土地可谓是了如指掌,方永有了这一张图,对江西的接收将会更加顺利。

    张家递出了投名状,方永自然也不会吝啬。

    方永表示,他准备建立一套管理天下佛道的官方体系,对和尚道士进行明确的等级区分,包括寺庙道观的建造规格,所容纳的和尚道士的数量,以及所收取的香火供奉等都进行管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控制佛道两家,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而作为第一个投靠过来的张天师,将作为第一任“三教之首”,执掌天下宗教。

    张应顺得知方永的想法后,心中是有些惶恐的。

    这一改变实在太大,虽然历朝历代都对和尚道士进行过相应的管控,但从未像方永这样彻底,他已经可以想象政策颁布后会引起多大的反抗。

    但是这何尝又不是机遇,想想方永如今强大的实力,以及那虚无缥缈却又事实存在的天命,张应顺又放下心来。

    那些被抓走的和尚道士,据说已经接近十万,嘴上说着什么要反抗方贼,方贼会遭受报应等等,可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在草原上干了快两年。

    而方永呢?

    所谓的报应他没看到,他只看到来时的路上百姓脸上洋溢着秋收的喜悦,人高的麦子颗粒饱满,麦香四溢。

    呵,这样的收成,拿什么来反抗?

    三日后,大朝会,方永颁布了天下宗教管理体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