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老林,什么时候让你儿子来我们学校搞搞讲座啊,这好处不能全让申海交大给占了啊!某种意义上,你儿子是我们中大嫡系中的嫡系。”
林燃的父亲叫林太行,不是太行的意思,而是太行山的太行。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林太行的爷爷纪念当年自己在太行山打游击的日子,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林太行这种土博能留在中大当教授,在年轻学者们看来属于是吃到了时代红利。
林太行在千禧年中间抽空去纽约做了一年的博士后。
现在已经五十岁的年纪,从学术生涯上来说也很难有突破,过去在中大,一直属于比较透明的位置。
当然透明也意味着清闲,日子过的舒坦,没有什么压力,是非升即走年轻学者们羡慕的对象。
校领导也好,院领导也好,压根不会找他,有什么任务分配也轮不到他头上。
但现在不一样了,林太行有了林燃这个儿子之后,那在中大无论如何也低调不起来。
学生知道、同事们知道,校领导就更知道了。
隔三差五校领导就要以要多向老同志吸取办学经验为由喊他去办公室喝茶。
毕竟从资源的角度来说,林太行的儿子,掌握的各方面资源都要远超中大,更别谈在燕京的地位和影响力这种更玄乎的东西。
更直白的例子就是两院院士,华国从建国开始到现在能获得这头衔的一共34位,这34位里有24位都已经仙逝。
现在多了一位,是35位。
可想而知林燃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如果林燃愿意的话,以他的年龄和成就,不知道能扶持出多少新晋院士。
国庆长假后,林太行还多请了几天。
他请假的时候,化学学院的院长还调侃说他是不是要去文昌现场观看登月。
假期第一时间中大校长高山就把林太行喊来。
高山也是化学领域的学者,不过他是燕大的本硕博一条龙下来,之前一直在燕大任教当领导,去年才南下到中大来任职。
他来的时候林燃已经龙腾四海家喻户晓了,搞得高山内心觉得之前校领导怎么做工作的,林燃这样的人才都没有利用林太行这层关系把人给拉来。
要是拉来了,不仅中大数学系起飞,至于现在中大数院还在做张益唐的工作吗?
甚至还给羊城搞来了阿波罗科技这样的企业,乃至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
前任校长也很委屈,难道我不想吗?
这么说吧,要是中大校领导能做到这点,那他能直接从高校跳到羊城地方任职,一步迈出海阔天空。
高山一直觉得自己和林太行有缘,自己名字是山,对方的名字也是名山大川,然后二人都是化学领域土博,这不是缘分什么是缘分?
“我国庆的时候去燕京学习,最后一天的时候还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林院士今年的登月火箭发射,你是没看到林中清那家伙得意的样子。”高山大吐苦水,脸上写满了不爽。
“他就差有条尾巴能翘到天上去了。”高山接着说:“我想着暂时想把林院士争取来我们中大当客座教授,顺便每年回家探亲的时候能来做做讲座。
也算是我们为中大学子谋福利了。”
林中清之前嘚瑟只能在申海高校圈嘚瑟,这回去燕京开会学习,那可终于给他找到机会在全国这帮双一流高校的校长面前嘚瑟的机会了。
哪怕你是水木燕大,你们登月了吗?你们能搞到月壤甚至是月球冰吗?你们能去月球建立基地吗?
我们交大的教授就行!
总之那叫一个得意,每次别人和他聊个什么,林中清都能三下五除二把话题绕到我们交大最近登月怎么怎么样上面来。
林太行听了高山的话后内心一阵感慨,这个感慨倒不是因为话的内容,前后两任校长都和他聊过林燃来中大任职的问题。
而是关于林燃的称呼,两任校长,称呼从林博士到林教授再到现在的林院士,这个升级速度比火箭还快。
自己在中大混了一辈子,别说院士,万人领军都混不到一个。
“高校长,我肯定把话带到,我从大学期间就在中大念的,然后一直在中大任教,可以说对中大充满了感情,肯定做足工作。”林太行认真道。
如果是全职任教,林太行最多提一下,毕竟和申海比起来,羊城的力量也好,扶持力度也好,还是说在华国版图中的重要程度,根本没办法比。
这里多说两句,在现代商业航天中,最重要的是资金,所以商业航天企业绝大多数在燕京,燕京有着全国范围内最好的融资环境,一直都是如此。
其次是人才,最后才是产业配套。发达的物流体系和交通体系,让距离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华国这些商业航天机构自然不用多说,不看他们,看阿美莉卡的SpaceX,创业之初不也得放在加州,而不是航天城休斯顿或者NASA所在的华盛顿特区。
但如果只是客座教授,加逢年过节来开个讲座,林太行觉得问题不大。
“老林,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中大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了人才才有一切。”高山说。
林太行心想,最先搞出非升即走的不就是咱们中大吗?搞出学术斗蛐蛐养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这也是重视人才的一种方式。
至于没通过非升即走的青年学者们,抱歉,在中大的认知里,你们不是人才。
“话说老林,你有没有感觉,我们国家这几年发展速度飞快,在科技领域更是如此,放之前哪里能想象我们能够这么快登月,能够在月球南极着陆,甚至还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登月。
这既是仰仗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林院士功劳卓著,同时也是国家科技总体实力迅速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科技发展井喷式的结果。”高山感慨道。
他接着说:“我这次去燕京,我们私下都调侃,感觉以后国庆登月会成为保留节目,到了国庆这个时间窗口,我们就会发射前往月球的航天器。
我女儿国庆刚开始的时候,还在问我说爸爸今年有没有登月。”
林太行笑道:“是啊,我也感觉太顺利了,包括林燃私下也会和我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还是得益于我们国家有着足够强大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是他创造登月奇迹的基础。”
高山点头道:“没错,我相信这次在月球上发现水,能够帮我们在月球建造基地再次前进一大步。
只是老林,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也能研究月球水冰呢?”
高山接着说道:“你想想看,林院士本人肯定不会亲自做这个,肯定是给下面的人做。
到时候交大近水楼台先得月,肯定能分析月球冰。
但问题是,月球冰有什么难分析的?
无非就是分析水冰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确定其来源,看是不是彗星、小行星或太阳风与月球表面氧含物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论文标题我随手都能编一个:月球水冰的同位素分析:追踪其宇宙起源。
月球水的宇宙起源,水冰在月球地质过程中的作用,月球水冰是否包含微生物,包含了哪些微量元素。
这些论文谁都能写,哪个高校都有足够的仪器和研究人员来做相关研究。
大家都是水论文的,良心一点发个三篇论文,要是水一点发个八九十来篇都不成问题。
考虑到这类论文最重要的是论据,手里有月球来的水冰,天然就能发顶刊,无论是Nature还是Science的正刊,谁能拒绝得了?巴不得你发在他们那上面,这可是来自月球的一手消息。
水冰能发,月壤也能发,月球南极陨石坑月壤分析,又是一水的论文。
老林,你想想看,这么多顶刊论文,妥妥的学术富矿,而且这些论文发表之后,以后关于月球的论文都得引用,高引用也解决了。
我们是不是也该争取争取?
我不是为我争取,我是说你应该去争一争。
只要林院士愿意从手上漏点独有的资源给你,比如说月球冰的研究,发个几篇顶刊,背后有双院院士站台,这位院士还是你的直系亲属,混个万人领军还不是小菜一碟啊?
说的更夸张一点,背靠林院士,以后月球的分析都交给你来做,然后再给你一点横向课题,喂出一个院士来也不是不可能啊!
中大只要一个署名,你发了顶刊,单位是中大就行!”
“高校长,你这是让我学术啃小啊!”林太行苦笑道。
高山严肃道:“诶,什么学术啃小,说这么难听干嘛,这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老林,你的优势就是你有个好儿子,多少人想有这个优势还求不来呢。
这话也就是我们私下说说,林院士要是能是我儿子,我百分百能当院士!”
高山接着说道:“你想想,现有的资源不用白不用,阿波罗科技是民营企业,林院士把月壤和月球冰给自己父亲分析发论文,哪怕林中清来也挑不出半个刺。
对你本人有好处,对中大有好处,对你儿子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林太行内心也是苦笑不已,自己一把年纪,居然有机会学术啃小,这也是他好友们调侃的,大家都是子女学术啃老,只有他有机会啃小。
“我同样试试看吧。”林太行说道。
高山笑道:“这就对了。”
他当然没有表面那么大公无私,发论文难道真能不给他挂名?虽说挂不了一作,对于高山这样的学术官僚来说,只要挂名,自己在争取一些帽子上那也是大有裨益啊。
学术官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进可官僚退可学术。
高山如此,就更不用说申海本地高校的领导们了。
像金利,复旦大学的校长,从在燕京的时候就一直缠着林中清,要求和交大一起对月球土壤月球水冰这些进行联合研发。
美其名曰申海高校是一家,你一家偷偷升咖肯定没办法和燕大水木竞争,我们哥俩一起升咖才能和Top2对抗,你可别当了Top3就心满意足了!
总之人还在月球呢,地球上大家就开始为了利益分配争的不可开交。
接下来的三天,登月舱在深邃的太空中滑行,地球在舷窗中从一个小蓝点逐渐变成耀眼的蓝色星球,越来越明显。
舱内,失重环境让韦旭航和李丛漂浮在座位旁,检查仪器、整理数据。
样本箱中的水冰样本被小心存放在低温密闭容器中。
最怕的其实就是病毒被带回去。
病毒流行在地球肆虐,万一又带了宇宙病毒回去,地球会变得更加糟糕。
地震仪和辐射探测器的数据通过通信系统持续传输到地球。
第一天,李丛漂浮到舷窗前,凝视地球。
“虽然每天都能看到地球,但我每次看还是会觉得不可思议。
所有人类的历史都在那个小蓝点上,难怪在宇宙中会觉得人类是如此渺小,觉得地球上的争端没有意义。”
韦旭航漂浮过来:“当然,我们阿波罗科技一直以来要做的,都不仅仅是登月那么简单。
我们要做的是为人类寻找新的未来,月球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他手上拿着平板电脑,上面有水冰样本的初步分析,“这些冰可以分解成氧气和燃料,杂质很少,具体的微量元素还要等回地球分析。
如果没有核辐射的话,我们在月球的饮用水也解决了。”
第二天,他们轮流休息,监控登月舱的生命支持系统。
氧气、食物和废物处理系统运行平稳,狭小的舱内让两人感到有些压抑,但想到很快就能回去,这点压抑算不了什么。
第三天,地球已占据舷窗的大半视野,蓝色海洋和白色云层清晰可见。
“终于要回家了,这真是一趟美妙的旅程。”李丛感慨道,“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奥尔德林会一直对月球念念不忘了,如果我的人生只能去这么一趟,我想我的往后人生都会无比遗憾。”
韦旭航说:“放心,李丛,你肯定还能再去的。
要想在月球建造基地,这个过程就必须要人类宇航员前往。”
李丛想起,过去执行航天任务的前辈们,能执行多次航天任务的少之又少,在华国宇航员序列里那是绝对的少数。
“希望如你所说吧。”李丛内心暗自下决心之后一定要找机会和阿波罗科技的高管好好聊聊。
两人开始准备再入程序,检查耐热防护系统和降落伞装置。
登月舱的热防护层采用复合陶瓷复合材料,能承受从月球返回的高速再入产生的数千度高温。
“文昌任务控制中心,登月舱接近再入点,请求最终指令,”韦旭航说。
“登月舱,指令如下:直接再入,目标太平洋,热防护系统已验证,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准备就绪。
祝你们平安归来!”文昌控制中心回复道。
韦旭航调整登月舱姿态,热防护层朝向地球大气。
两人系好安全带,穿上压力服,准备迎接再入的剧烈冲击。
李丛紧握扶手,笑道:“这部分总是最刺激的。”
登月舱进入大气层,舱体开始剧烈震动,外壳被摩擦加热,舷窗外是一片炽热的橙红色火焰。
高温让舱内温度略升,生命支持系统全力运行,保持氧气供应。
韦旭航盯着仪表盘,监控速度和高度:“速度22,000公里/小时……高度120公里……”
李丛闭上眼睛,深呼吸,试图平复心跳。
震动逐渐减弱,速度下降到亚音速。
降落伞自动弹出,登月舱猛地一震,减缓了下落速度。
舷窗外,蓝色的海洋逐渐清晰,这又是另外一种蓝。
“降落伞正常,反推火箭准备,”韦旭航报告,双手紧握控制杆。
在最后几秒,反推火箭点火,减缓冲击。
登月舱坠入太平洋。
“任务控制中心,登月舱已着陆,”韦旭航感觉自己已经是轻车熟路,“我们回来了。”
控制中心爆发出一阵欢呼:“欢迎回家,回收队已在路上。”
一般华为的秋季产品发布会都会放在9月,这也是他们每年最重要的产品发布会,要发布他们的Mate系列,这是华为手机旗舰机型之一。
当然今年的发布会和往年比起来要寂寥不少,因为今年要发布的mate50系列搭载的是高通的芯片,而不是华为自研的海思麒麟。
这让关注发布会关注华为的消费者和自媒体博主们都感到有些失望。
本来还以为有惊喜,因为时间从9月推迟到了10月中旬。
结果还是和数码类自媒体博主放风说的高通一样。
在mate50系列介绍到尾声的时候,余大嘴的声音高昂起来,整个现场配乐气氛也跟着激昂起来:
“向各位朋友宣布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新款的mate系列不止搭载卫星通讯功能,还将搭载卫星上网功能。
我们将在未来三年内,和阿波罗科技、申海的垣信卫星科技携手共同打造千帆星座,明年年中卫星上网功能就会为各位开通,三年内该功能会逐渐完善!”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