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雷总的赞助被网友们戏称为,紧急向阿波罗科技买赎罪券。具体金额被财新曝光之后,这种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之前网友们做的马斯克、白宫、NASA局长等人说着“阿波罗科技怎么这么坏啊”的表情包,人物也换成了雷总。
而在阿波罗科技,确定由小米赞助之后,月球车在做最后的涂装,涂装用的特殊材料,需要确保LOGO在月球环境下依然能够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在10月7号那天,和去年的登月时间节点一样,国庆节的最后一天,阿波罗科技2022年的载人登月正式启动。
依然是土星五号执行本次发射任务,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土星五号火箭高耸入云,银白色的外壳熠熠生辉。
因为今天在文昌发射,所以大把游客,特意从三亚、海口、万宁等海南的热门旅游地赶到文昌,观看土星五号的发射。
周边观看发射绝佳的酒店,早就被炒到了天价。
哪怕是观看位置不是那么好的酒店,酒店方面则会打电话问你要不要租望远镜,一天两百。
至于你想从网上买,压根买不到品质好的望远镜,最后在美团超市买了,一看压根用不了,被迫咬牙找酒店租。
以至于小红书上关于文昌观看火箭发射的攻略贴,第一条建议就是:自带望远镜。
自带望远镜,一来不用住地理位置好的天价酒店,二来不会被酒店狠狠宰一刀。
阿波罗科技给文昌本地的旅游加了一把火。
“所有系统正常,准备倒计时,”控制中心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到韦旭航和李丛的耳中,声音冷静且坚定。
韦旭航转头看向李丛:“我现在超级无敌激动,我们就要去月球了!”
李丛咧嘴笑道:“是啊,我之前即便幻想过自己去月球的样子,我想的也是坐长征火箭去,谁能想到,我第一次去月球居然是坐土星五号!
难怪老美会发狂,仔细想想,不发狂才怪吧。”
“教授这招确实杀人诛心,”韦旭航轻笑,“NASA越是复刻不了土星五号,他们就会越急。”
地球上关注此次发射的华国民众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在火箭发射前,两位华国宇航员讨论的不是任务,不是登月,而是在调侃NASA。
倒计时开始:“10、9、8……3、2、1,点火!”
火箭引擎喷出炽热的火焰,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推力将两人紧紧压在座椅上,身体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挤压。
韦旭航紧盯仪表,确认轨迹正常。
李丛则闭上眼睛,感受着震动,脑海中浮现训练时的画面。
几分钟后,第一级分离,第二级点火,航天器冲出大气层,进入低地球轨道,舷窗外的地球逐渐显现。
“这还是我第一次去太空,我本来以为我第一次会是去华国的空间站。”从舷窗俯瞰地球的李丛感慨道。
“进入轨道,”韦旭航提醒道:“李哥,我们等没事之后再慢慢感慨,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逐一核对数据,确保系统无误。”
他不是第一次去太空了,动作非常之娴熟。
所以这次,韦旭航是指挥官。
李丛马上说道:“遵命!推进系统正常,导航系统正常.”
在低地球轨道完成检查后,航天器准备执行跨月注入。
韦旭航启动自动导航系统,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轨迹曲线。
“TLI倒计时5分钟,”李丛报告,目光锁定在计时器上。
引擎点火,航天器加速,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
推力消失后,舱内进入失重状态。
韦旭航漂浮到舷窗前,凝视逐渐缩小的地球:“上次我和教授他们一起来的时候就是同样的画面,这次看到这一幕,还是一样的感觉,我都会觉得我们人类是多么渺小,以及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李丛漂浮过来,手中拿着平板电脑,看了眼之后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旭航,接下来三天我们得保持警惕,尽管导航系统全自动,但我们得随时准备手动干预。”
韦旭航点头:“这是自然,没人都要依赖地面控制中心随时接管,更何况我们这次。
尤其是着陆阶段,沙克尔顿陨石坑的地形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这艘重新设计的奔月号,通信系统联调过鹊桥,我们即便在月球背面也能够接收到来自地球的信号,可比我们上次稳妥多了。”
李丛调侃道:“你觉得是能和地球的控制中心沟通更让你安心,还是教授在奔月号上更能让你安心?”
林燃的神奇,既有韦旭航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及的缘故,也有李丛亲眼见证的缘故。
李丛至今对林燃宇航员训练的表现感到惊艳,对方简直不像人类。
韦旭航思考片刻后说道:“那还是教授在我更放心一点,感觉教授要是在奔月号上,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他都能把船给开回地球。”
三天航行中,他们轮流休息,监控系统,进行小型实验。
三天后,月球的灰白色轮廓出现在舷窗外,沙克尔顿陨石坑的边缘在低角度阳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
航天器进入月球轨道,正在执行月球轨道插入烧燃。
“LOI完成,进入稳定轨道,”韦旭航确认,“文昌控制中心,准备分离。”
“计划在T+147分18秒进行分离!”
“收到!”
在准备过程中,李丛问道:“旭航,着陆系统真的能精准到50米内吗?”
韦旭航坚定地点头:“我们的地形相对导航系统经过了无数次测试,燃料舱可是成功了两次。
它就在那儿等着我们。”
按照文昌控制中心给出的精确时间,韦旭航启动下降引擎,屏幕上显示出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的地形图。
自动导航系统开始工作,激光雷达扫描地表,寻找安全着陆点。
“高度1000米……500米……”李丛报读数据,声音中带着紧张。
这只是一个过程,之前的三次着陆早就把整块区域都已经探查清楚了,他们的降落地点是绝对不可能会突然冒出来巨石的。
除非月球上有生物存在,而且这些生物还得具备一定的智慧。
李丛紧盯雷达:“距离燃料舱70米.50米.20米”
登月舱轻轻触地,震动轻微。
屏幕显示“着陆成功”。
两人对视一眼,松了一口气。
“欢迎来到月球南极,”韦旭航笑着说。
此时华国已经是上班时间,第二次登月,绝大部分企业就不会给员工放假了。
大家算是看明白了,有了阿波罗科技之后,这登月搞的跟家常便饭一样,要是每次登月都放假,那华国不得每个月都多几天公共假期出来?
所以尽管网上讨论的很热烈,但在现实中,远没有去年第一次那种举国欢庆的气氛。
当然民众还是很激动,毕竟从种田角度来说,这次的寻找水冰意义其实更重大。
之前是为了气死老美,这次可是为了我们自己在月球种田。
不放假,难道我不能躲在厕所里以拉屎为由看直播吗?
戴个耳机,谁能知道我在看直播?
因此,阿波罗科技的官方直播间千万人数那是轻轻松松。
在着陆成功后的画面从南极传来的那一刻,b站直播间弹幕上清一色的丝滑。
“感觉熟能生巧,这也太丝滑了。”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老美六七十年代黄金年代是什么感觉了,就只有自己能登月,次次成功的感觉真好。”
“难怪网上关于老美登月会有那么多的阴谋论,换外国网友看我们的登月估计也得怀疑,你怎么在南极登陆这么丝滑的。”
“不知道这次老美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上次是马斯克和驴党决裂,再上次是NASA换将,这次该不会是白宫换人吧?”
无论是哪个平台的直播间,又或者是二路,弹幕讨论的很热烈,最多的词就是丝滑。
为了太空推广,阿波罗科技在品牌上没有选择和NASA一样的策略,毕竟品牌授权是他们的核心利润来源,但在宣传上,和b站独家授权结束后,他们就选择了全面开放直播版权。
简单来说,就是谁都能转播他们的官方直播间画面,谁都可以把他们直播间的视频录下来拿去做切片。
这一策略,让阿波罗科技的相关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
也让观看航天直播成为了一件很大众很热门的事情。
在着陆后,韦旭航和李丛透过舷窗看到燃料舱,银色的圆柱体在阳光下闪耀,距离约50米。
直播间也同步出现了燃料舱的画面。
“太美了,要不是知道是我们自己发射上去的,我还要以为这是哪里来的外星产物呢!”
“有种田的感觉了,看到个银色燃料舱就让我这么激动,要是在月球上看到我们自己建的电磁发射塔、太阳能电池板、大棚蔬菜之类的,我还不得爽死啊!”
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地形崎岖,测量仪器显示温度从阳光区的54摄氏度骤降到阴影区的-203摄氏度。
“准备出舱,”韦旭航说,开始减压程序,“注意穿宇航服,而且千万不要到阴影区域去,让机器狗去阴影区域,我们自己别去!”
李丛回答道:“放心,小命要紧的道理我还是很清楚。”
两人穿上宇航服,检查氧气和通信系统。
李丛的手微微颤抖:“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有点紧张。”
“正常,”韦旭航安慰道,“我们一步步来。”
舱门打开,韦旭航率先踏出,靴子陷入松软的月壤。
他低头看着脚印,感慨道:“这就是上次教授和奥尔德林来的感觉吗?真是太美妙了!”
李丛跟出,感受着1/6重力的奇妙。
他小心迈步,避开一块岩石:“这地形比训练场复杂多了。”
他们拖着一辆小型燃料转移车,走向燃料舱。
这个车起到的作用就是连接燃料舱和登月舱,它主要由转移管道构成。
燃料舱上有一个密封接口,连接着高压软管。
韦旭航熟练地连接软管,这个操作在地球上重复过无数次,同时确保无泄漏:“开始转移。”
李丛启动泵,仪表显示燃料缓缓流入登月舱。
他注视着数据,松了一口气:“看起来很顺利。”
一小时后,转移完成。
他们拆下软管,固定好设备。
韦旭航拍拍燃料舱:“未来我们每次来都要和这家伙打交道,这可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韦旭航把胸前的国旗凑到摄像头面前,然后指了指燃料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表示燃料转移已经顺利完成。
华国的各大直播间一下就沸腾了。
过去有着各种声音,说华国的登月是对阿波罗科技的复刻,没什么大不了。
这样的声音集中在外媒。
包括华国在海外的大使在对外场合,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国际论坛,都要面对类似的质疑,你们的登月不就是一次复刻吗?
以阿美利肯为首,控制的舆论体系,想方设法把华国登月塑造成山寨帝国的又一次山寨,把好事变成坏事。
然后再通过外媒出口转内销,在华国舆论营造类似不过如此的声音。
民众们不是傻子,你只要反问一句为什么阿美利肯不行,是不想吗,就能够破这帮带节奏的博主的防。
但架不住确实是阿波罗登月的复刻,所以大家反驳起来也不是特别有底气。
无非是来来回回强调,阿美利肯现在不行了。
可这次,这次用的是自研的技术,是前所未有的大胆方案,是各路专业博主分析中认为是天马行空的方案,就这么丝滑的完成了。
由于燃料舱用到的是可回收火箭,整个发射的成本低到难以置信。
直播间里转移燃料过程完成后,各路转播这个过程的博主们都自发的在鼓掌:
“太精彩了,我们又一次见证了由燃神为我们带来的奇迹,燃料的顺利转移,没有泄露,没有意外,整个过程都是如此的顺利。
我们的宇航员也是顺利在燃料舱附近完成了着陆。
我很高兴能够亲眼见证这一幕,我的youtube点艹欧美博主的视频已经箭在弦上了,今天晚上回去就录,录完就发,到时候整一个破防合集发在b站,给大家看看这回外国youtuber们是怎么破防的!”
b站某个航天类专业博主,也算是找到了新赛道。
在youtube上专门做嘲讽老美技术的视频,一口流利的英语迭加事实主打一个真实伤害,专门找航天区外国博主连麦定点爆破,然后破防之后再把破防视频搬回国内。
形成一个流量永动机,这一年来涨粉飞快,在youtube上有三十多万粉丝,在b站上粉丝数更是超过两百万。
因为外国有两百多个国家,又不止老美一个国家,欧洲网友就很爱看阿美利肯博主被破防。
“告诉大家,接下来是这次登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水冰。
要是能找到,好,那么未来沙克尔顿坑就是我们的地盘了,我们在月球上的根据地了。
后续我们会慢慢以这里为中心慢慢建设基地。
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来说,就是种田找了块好田,不用施肥,土地自身带的肥力就足够。
如果没有水冰,那就有点悬,这个很看运气。”另外一位专业博主在高兴之余解释道。
燃料转移完成后,他们开始科学任务。
首要目标是探测水冰,可能隐藏在陨石坑的永久阴影区。
他们把印有小米logo的月球车从登月舱上拿下来,然后伸展成一辆小型漫游车。
小米的logo在摄像头里清晰可见,各路直播间里随处可见雷总牛逼,小米牛逼的弹幕。
此时小米、b站各个平台的官方账号也在转播,由雷总亲自坐镇直播间,为的就是有最好的宣传效果。
“大家看见没,这是我们赞助的小米月球车!充分体现了我们造车的决心,这辆车是不是很酷?
小米月球车100比1和50比1的模型复刻已经在工厂了,造好的第一时间我们会在小米商城上线。
大家买不到小米汽车,买不到小米月球车,我们为此苦恼了很久,我想着,我们是不是能够先让大家买个小米月球车的模型过过瘾。
希望各位米粉朋友们能够喜欢。”雷总在直播间说道。
弹幕清一色的买。
(1923年,荷马·埃翁·弗林特在他的《走出月球》中设计的月球车,看起来像一辆大型、两条腿、像鸟一样的玩意,可以在月球上行走。)
车上配备钻探设备和光谱仪。
二人开着月球车驶向阴影区。
不会进去,只会在边缘试探。
“漫游车启动,”李丛操作遥控器,“目标是那个阴影区域。”
漫游车在崎岖地形上缓慢移动,摄像头传回模糊的影像。
突然,光谱仪发出信号:“检测到水分子!”李丛兴奋地喊道。
韦旭航走过去,查看数据:“这是水冰!走,回登月舱换耐低温宇航服,我们必须亲自去确认!”
二人往回开。
片刻后,阿波罗科技的官方直播间主播解释道:“他们发现了水冰!现在我们的宇航员要换低温宇航服亲自去阴影区探测,让我们提前祝他们好运!”
这种时候,其实运气还是挺重要的。
换人来,也许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两人穿上耐低温宇航服,携带便携式钻探工具,又开着月球车来到边缘。
随后李丛和韦旭航对视了一眼,李丛说道:“我去!”
韦旭航摇了摇头:“这次还是我来吧!”
他语气坚定不容辩驳。
韦旭航随后从月球车的储备箱里拿出特制的头灯,待在头上,一头扎进阴影区。
然后在宇航服上扣上绳索,另一边则锁在月球车上。
“如果我出意外,你记得把我给拉回来!”韦旭航笑道。
李丛大声道:“你放心,肯定带你回去!”
黑暗中,韦旭航只能依靠头灯照明,小心避开岩石。
笨重的装备限制了他的动作,头盔面罩上不时蒙上一层薄雾。
他手持月球介电分析仪和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前者会通过月壤向发射电场,测量其介电常数。
水冰的介电特性与干月壤不同,会显示一个独特的峰值。
韦旭航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扫描,找到信号最强的区域。
光谱仪则会帮助他确认水冰的分子特征。
韦旭航步伐小心翼翼,靴子在月壤上留下清晰的脚印,扬起的尘埃在低重力下缓缓飘浮。
介电分析仪的探头在地面上方缓慢移动,发出轻微的蜂鸣声,屏幕上显示出一串数字。
“注意保持探头与地面平行,”韦旭航内心默念道,同时专注地盯着屏幕。
按照在远处异常值的方向缓慢向前推进。
突然介电常数跳到4.5,远高于周围的2.8。
韦旭航内心怦怦直跳。
他从腰间的工具包中取出一面红色小旗,插进月壤。
他继续扫描,找到三个潜在水冰点。
回到第一个标记点,韦旭航拿起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将光谱仪对准标记区域。激光束扫过月壤,屏幕上显示出吸收光谱。
1.5微米处有明显吸收带,这是水冰的特征信号。
如果在地球上,韦旭航已经跳起来了。
“文昌控制中心,我已经发现了水冰!”
片刻后,声音从数十万公里外的地球传回:“很好,信号吻合,现在采集样本。”
韦旭航拿起轻型钻探器,约1米长,配有电池驱动的钻头。
他蹲下身,将钻头对准标记点,启动开关。
钻头发出低沉的嗡嗡声,震动顺着手臂传来。他咬紧牙关,稳住身体,防止在低重力下失去平衡。
月壤颗粒飞溅,露出下方嵌有冰晶的模拟样本。
“小心点,别让冰晶暴露太久,”文昌控制中心提醒道。
“明白!”韦旭航掏出一个密封容器。
在头灯的照耀下,冰晶折射出微弱的光芒。
韦旭航小心翼翼地提取核心样本,一根10厘米长的圆柱体,冰晶在月壤中闪闪发光。
“文昌控制中心,李丛,晶莹剔透!绝对是冰!”
无线电里先是传来李丛的声音:“太好了!记得注意安全!”
然后是文昌控制中心的声音:“干的漂亮,记得保存下来!这是我们未来月球基地的关键!”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