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蔡京很庆幸,叶诗韵只是一个女人,而且是赵俣的贵妃,关键她对政治不感兴趣,还有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一心享受生活,不然,蔡京别说恭维叶诗韵了,他非得拼命打击叶诗韵不可。
很多人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就是因为他能为皇帝搞到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蔡京。
不说,历史上,蔡京之所以能四起四落当了十七年的宰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为特别能花钱的赵佶搞到钱,以供赵佶挥霍。
只说,当初赵俣之所以选蔡京当宰相,有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会搞经济。
历史上,因为蔡京不同意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洲这个战略战策,被赵佶拿下,赵佶选的下一任宰相王黼,也是因为会搞钱,才被赵佶任命成宰相。
还有历史上的秦桧,之所以能长期担任赵构的宰相,也不只是他会陷害忠良,帮赵构当白手套,也因为他会搞钱。
所以说,只凭叶诗韵如此会搞钱,而且搞得这么巧妙、这么多,如果叶诗韵是个男人,是个在仕途上有野心的男人,还不为蔡京所用,她绝对会成为蔡京的巨大威胁。
如今嘛,叶诗韵就是再会搞钱,也跟蔡京没有任何竞争关系。
加上,叶诗韵又是赵俣的宠妃。
那花花轿子人人抬。
蔡京肯定不吝夸赞叶诗韵,用以讨好赵俣和叶诗韵。
不过,身为一个奸臣,蔡京知道,仅仅做这么点讨好赵俣的事,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赵俣没有那么太需要蔡京的情况下。
那蔡京肯定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再做一些讨好赵俣的事,以稳固他的宰相地位。
于是乎,蔡京给赵俣进言:“官家后宫中胡夷妃嫔过多,以至我汉家血统已不占绝对优势,长此以往下去,于我汉家不利也。”
蔡京这么说,明显是在为赵俣扩充自己的后宫找借口。
不过话又说回来,蔡京这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赵俣有打败敌人将敌人的妻女甚至是母亲包括其族中的女人全都纳入自己后宫的习惯。
这使得,西夏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贵族之女,辽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贵族之女,金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贵族之女,只要是年轻、相貌过得去的,全都进了赵俣的后宫,成了赵俣的妃嫔。
甚至就连那些年老的、长得不好看的,赵俣都没有分给大臣和自己的儿子,而是在自己的后宫中建了一座宫殿将她们全都养了起来。
就是那些年幼的,赵俣也全都养在自己的后宫中。
总之,赵俣绝不让这些敌国贵女流落在外,她们就算生下后代,也只能是生下自己的后代,别想跟别人联姻。
赵俣之所以如此,可不光是因为他好女色。
这更暗合秦始皇收六国子女于咸阳宫的权谋逻辑。
秦始皇灭六国,收六国贵女入秦宫,既是对诸侯残余势力的软性软禁,也是以血脉为质、牵制旧贵族的手段。
放到赵俣这里就是,西夏、辽、金的皇室宗室贵族女眷入赵俣的后宫,看似是赵俣的私好,实则是将敌国最核心的宗族血脉攥在掌心,以免埋下“异姓联宗”的隐患。
大宋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始终防大臣结党,何况这些女子背后是曾与大宋为敌的邦国宗族。
若这些敌国贵女流出后宫,便有可能成为连接旧敌与朝中势力的纽带,轻则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重则为敌国复辟提供内应。
当年,六国遗老借宗室女眷联络旧部的旧事,史书中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熟知历史的赵俣岂会不防?
至于不给自己的儿子,更是帝王心术的深谋远虑。
皇子若纳敌国贵女,日久难免生出母族旧情。
譬如某皇子的岳家是辽国宗室,将来若辽国旧部以“助皇子夺位”为诱饵,难保皇子不会动心。
即便皇子无反心,其母族也可能借皇子身份干预朝政,甚至试图恢复故国。
赵俣将这些女子尽数留在自己后宫,便是从根源上切断这种可能。
至于赵俣,他当然不怕收敌国贵女,他的女人多,又不独宠任何女人,因此,不论他收了哪个敌国贵女,其背后的势力也不可能靠联姻翻起多大的浪,关键,他收这些敌国贵女,还能让其背后的势力跟大宋绑定,放心融入大宋。
如此一来,赵俣收了这些敌国贵女,既能以血脉收拢敌国残余势力,又能避免大臣、皇子借这些女子形成威胁,看似荒唐的“尽收后宫”,实则是将权谋藏于脂粉之中的帝王术。
因此,赵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敌国贵女全都收了,哪怕自己辛苦一点,也绝不给大宋、给自己的儿孙留后患。
另外,因为赵俣好女色之名,已经人尽皆知,不论是大臣,还是番邦小国、小部落,都喜欢给赵俣献美人,尤其是献外国美人。
仅西域三十六国,就给赵俣献来了一两千个西域各国的美人。
再加上,大宋一直在搞海上贸易和拓疆海域,什么日本美人、高丽美人、中亚美人、大食美人、印度美人、欧洲美人,全都源源不断地往赵俣的后宫中涌。
这么说吧,赵俣甚至还有几百个印第安土著美人和澳大利亚土著美人。
这样一来,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赵俣后宫中的外国女人太多了,其总人数都快赶上了汉人女人。
这就导致,赵俣有大量的儿女实际上不是纯种的汉人。
虽然汉家并不太看重血统纯度,更注重文化认同与道德品行,但如此庞大的异族血脉在宫廷中交织,仍如暗流涌动,潜藏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隐患。
从文化层面来看,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风俗迥异的女子,各自带着故土的信仰、礼仪与习俗。她们在后宫这个相对封闭却又充满竞争的环境中,难免会因文化差异产生摩擦与冲突。
比如,胡人女子、西域女子热情奔放,行事大胆,与中原女子含蓄内敛的风格截然不同,在日常相处中,或许会因一些琐事引发争执。
再比如,印度美人、大食美人、为欧洲美人又各有各的宗教信仰,甚至她们的宗教信仰还彼此矛盾,因此,她们常因为信仰产生争执。
这汉家女子要是不能占绝对的优势,怎么镇压这些外族女子?
还有,虽然汉家并不太看重血统纯度,然血脉交融之事,终非小事,于朝堂之上,亦会泛起层层涟漪。朝中那些老派士大夫,心中自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他们眼见着后宫中异族面孔日益增多,心中忧虑如野草般疯长。
所以,蔡京以及很多朝中的大臣,都希望赵俣能多纳一些汉家女子,保持后宫中汉人女子的优势和正统地位。
赵俣考虑到,蔡京等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且,早些年为了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赵俣跟士绅阶层的关系闹得太僵,不,应该说,赵俣给士绅阶层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损失,双方已经结下了不小的仇恨。
这两年,随着赵俣给不少地区减免土地税,开启工业革命,创造出了大量新的商机,赵俣跟士绅阶层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如今,要是我再从士绅阶层中纳一批妃嫔,应该就能彻底消除了士绅阶层的仇恨,至少他们应该不会再想推翻我的事了。’
这么一想,赵俣便同意了蔡京的请求,并跟蔡京说,这些选的三千美人,要尽量从汉籍官员士绅之家选择。
赵俣对外战争全都大获全胜,将大宋经营的蒸蒸日上,百姓的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还开辟了这么多赚钱的途径,把大宋经营的这么红火,谁能撼动赵俣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赵俣愿意跟他们和解,但凡有点脑子的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之家,都肯定得珍惜这个机会,把他们家中最好的女儿拿出来,跟赵俣修复关系,为其家族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于是乎,蔡京一边亲自看管大宋金融系统的建设,一边亲自帮赵俣筛选汉家美人……
……
世家大族一般都要有无数代人的积累,有些甚至需要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传承。
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异军突起的世家大族。事实上,真有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发生。
开封府朱家就是这样的幸运家族。
开封府朱家的兴旺,起源于一个女人的得势。
在宋仁宗时期,平民崔某和平民李氏结为了夫妻,并生下一个女儿。
崔某很早就去世了。
孤儿寡母在那个年代很难生存。
走投无路之下,李氏只能改嫁给了一个叫做朱士安的人。
李氏改嫁之后,崔某和李氏生的女儿也跟着改姓朱。
后来,李氏又给朱士安生了一个儿子,起名朱伯材。
朱伯材本身没有什么本事,文不能登科,武不能守边,但他这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却越长越漂亮,后来还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宋神宗的妃嫔。
朱氏此后深受宋神宗的宠爱,为宋神宗生下了二子一女,并被封为德妃。
朱氏生下的这两个儿子就是宋哲宗赵煦和跟赵俣争过皇位的赵似。
没错。
朱氏就是当初想帮赵似跟赵俣抢皇位被赵俣给软禁到死的朱太妃。
但那是后话了。
高滔滔、向太后活着的时候,都是强势人物,朱太妃不敢与他们争锋,只能低眉顺眼。
这让两位太后对朱太妃都非常满意,她们不断提高朱太妃本人和其家族的地位。
以至于,朱太妃的生父崔氏、继父朱士安和养父任氏都被追赠为太师、太保。
这就是开封府朱氏开始发达的起点。
从此之后,朱家就算在东京汴梁城扎下根来,成为了上层贵族的一员。
朱伯材也因为妹妹的原因,逐渐进入官场。
朱伯材为人谨慎勤勉,又因为外甥赵煦的缘故,最终官至武康军节度使。
按说,朱家应该一飞冲天,靠着朱太妃的关系,晋升为一流的外戚家族。
可朱家成也因为朱太妃,败也因为朱太妃。
等到赵俣登基时,朱太妃和赵似母子出了不少昏招,导致他们不仅引火烧身,还连累了朱家。
这让朱家这十几年非常不好过。
如今,朱家出了三个女儿,朱琏、朱璇、朱凤英。
——朱琏和朱凤英是朱伯材的女儿,朱璇是朱伯材的弟弟的女儿。
这三个女儿不仅各个貌美如仙、倾国倾城,而且还很有才华,在京城名流中很有名气。
尤其是朱琏。
简直美若天仙,才华横溢,有精通相面之术的人,见过朱琏后,说她贵不可言。
赵佶听说了此事,有意为他唯一的儿子赵桓向朱琏求亲。
可是,因为朱家跟赵俣之间有矛盾,赵佶又不愿意因为此事招惹赵俣。
这事才一直被拖延下来。
如今,赵俣要在汉籍官员士绅家族中选秀。
在朱伯材看来,这是他家跟赵俣化解矛盾,重新成为一流外戚家族的天赐良机。
于是,朱伯材便让朱琏、朱璇、朱凤英全都去参加选秀。
朱琏知道这是她家翻身为数不多的机会,而且她也愿意进宫去伺候赵俣这个千古一帝,所以,她同意进宫,甚至同意带着比她小一岁的朱璇一块进宫。
可朱凤英今年才十一岁,现在进宫,年纪有些太小了。
朱琏跟朱伯材说:“凤英还小,不如算了?”
朱伯材说:“机会难得,我家必保万无一失,且朝廷有令,凡大宋官员之家,十岁至二十岁未婚女子皆要参与选拔,岂容我等更改?”
一次就给赵俣选了三千个宫人。
哪怕强如赵俣,也不可能用三两年时间就消耗光这么多女人,尤其是在赵俣已经有一万多个女人的情况下。
所以,礼部才会给赵俣选一些准成年的宫人,确保赵俣的后宫中永远有“十八岁”的宫人。
听朱伯材这么说,朱琏有些担心:“若我三个皆被选中,该如何是好?”
朱伯材笑着说:“恁地时,便是我朱氏翻身之时也,且你姐妹三人在宫中也能有个照应……”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