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737章 李加诚的底气!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李加诚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不对劲?股价大涨,市场信心恢复,这是天大的好事,有什么不对劲?”

    他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也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泰伦也收敛了笑容,专注地看向李察信。

    李察信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压低了声音:“我刚才接到好几个关系密切的经纪行和结算公司老总的电话,他们都在询问同一件事,今天这股推动股价暴涨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不是我们安排的护盘资金?”

    李加诚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护盘资金?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现金去护盘?不是早就……”

    他的话说到一半停住了,脸色微微变了变。

    虽然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流动资金还有很多,但这些钱都是用来企业正常运作的,根本没有闲钱用于在二级市场拉抬股价。

    “问题就在这里!不是我们,那会是谁?他们反馈说,买盘的操作手法非常专业且统一。

    虽然分散在无数个小账户里,但行为模式高度协同,完全不像散户或者普通机构的自发行为,在整个香江,这样的操盘团队可不多。”李察信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疑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加诚和泰伦,声音压得更低:“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两家和我们合作多年、持股量不小的基金,他们的负责人今天上午完全联系不上。

    此外,我感觉不对劲之后,也立即联系了另外几位和记黄埔主要股东,但是直至目前,都联系不上,而联系他们身边的人,都说不清楚去哪里了。”

    办公室里刚才还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李加诚端着咖啡杯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自信笑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蔓延开来的惊疑和不安。

    他不是没经历过风浪,这些迹象组合在一起,指向一个他极其不愿相信的可能性。

    泰伦的脸色也瞬间变得严肃无比,银行家的风险雷达疯狂报警。

    高度协同的买盘?

    重要股东暂时失联?

    这绝不是市场自发信心恢复的表现,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敌意收购的前奏!

    “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暗中大量吸纳和黄的股票?甚至已经在接触那些重要股东?”李加诚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我怀疑是的,林浩然先生。”李察信沉重地点了点头,“而且对方的动作非常快,非常隐蔽,我们到现在才察觉到一丝端倪。”

    “莫非林浩然打起了和记黄埔的主意了?不应该啊,我通过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40%的股分,即便他再有钱,可想从二级市场吸纳到足够威胁我的股份,几乎是天方夜谭,

    即便是再加上那些股东的股份,也远远达不到。”李加诚喃喃说道。

    说着,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输入了一个隐秘的号码。

    这个电话,是专门为他提供情报的。

    电话接通后,李加诚直接问道:“知道今天林浩然的踪迹吗?有没有去康乐大厦?”

    “您稍等,等我几分钟。”

    那边很快传来挂电话的声音。

    几分钟后,李加诚的电话再次响起。

    “林浩然今早九点左右现身中环码头,此后坐上置地集团旗下一艘飞翼船,目前不知所踪,可能去了濠江,也有可能去了内地,大概率不在香江。”那边很快回复道。

    挂了电话之后,李加诚稍微松了口气。

    林浩然不在香江,按道理,此事应该不是对方所为。

    如果不是林浩然,那又会是谁呢?

    “有没有可能,有人昨天低价吸入,今天故意拉高价格再出货?”泰伦在一旁插嘴道。

    “不,不可能,如果真的这样,对方就没必要盯上那几名股东和机构负责人了。”李察信直接摇头道。

    “而且,如果是拉高出货,操作手法会更倾向于制造繁荣假象后集中抛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分散、持续、且有耐心地在相对低位挂单吸筹。

    这更像是在尽可能不惊动市场的情况下,默默地积累筹码。”李察信补充道,他的语气愈发凝重。

    作为和记黄埔的职业经理人,虽然李察信也并不喜欢李加诚入主和记黄埔。

    但是,好歹李加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他李察信不仅仅没有被驱赶走,甚至还升职了,成了和记黄埔的行政总裁。

    可一旦和记黄埔再度换了主人的话,那他这个行政总裁的位置,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新主人必然会安插自己的亲信来掌控核心权力。

    于公于私,他都必须站在李加诚这一边,稳住局面。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李加诚同样不过是利用他稳住和记黄埔而已,一旦李加诚彻底掌控和记黄埔之后,他也难逃被清洗的命运。

    毕竟,他是英资时代的旧臣,并非李加诚的嫡系。

    这一点,李察信内心其实隐隐有所察觉,只是此刻共同的危机暂时压过了这层忧虑。

    李加诚听了李察信的分析,刚刚放下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而且比之前更加不安。

    李察信说的没错,这种隐蔽而持续的吸筹方式,绝非短线炒家所为,其图谋必然更大!

    这种手法,让他想起了一个团队,曾经的环宇投资公司!

    三年前,他试图暗中收购靑洲英坭。

    为此,偷偷通过二级市场吸纳股份。

    可没过多久,就被包裕刚劝说放弃靑洲英坭的收购。

    而当时,环宇投资公司的那支操盘团队风格,与李察信所说的,何其相似。

    虽然这家林浩然旗下的投资公司据说已经搬到美国去了,但他们在香江却是留了一部分精英。

    而林浩然更是在这部分精英的基础上,通过对怡和证券公司挖角,重组了现在的银河证券!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李加诚脑海中炸响!

    是了!

    就是他们!

    戴石领导的银河证券,其核心班底就是当年环宇投资那批在香江市场掀起过风浪的精英!

    他们的操作风格、隐蔽手法、对香江市场的理解,完全对得上!

    可是,如此重要的布局,林浩然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离开香江呢?

    李加诚在担心的同时,也愈加疑惑起来。

    如果真的是林浩然在针对和记黄埔,按道理,他应该坐镇香江,亲自指挥这场至关重要的收购战才对。

    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未免太过反常。

    想不通,此时此刻,李加诚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李先生,既然你们有事,那我就先回去了,正好我也要回去处理一些工作,有任何情况,请及时联系我。”泰伦此刻也不愿意继续待在这里了,开了道别。

    实际上,他回去是想动用汇沣银行与渣打银行的情报,来调查这件事情。

    如果此事真的是林浩然在幕后,那和记黄埔未来是否会脱离李加诚的掌控,他也说不准。

    毕竟,泰伦已经深刻了解到了林浩然的恐怖之处。

    如果不是林浩然,他们渣打银行根本没有能力收购汇沣银行。

    在这方面,他们确实要感谢对方,尽管他们这边也放弃了不少的利益。

    可渣打银行如今和李加诚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最重要的是,一旦林浩然真的掌控和记黄埔,那么汇沣银行便会彻底失去这个合作伙伴。

    毕竟,当初是李加诚代表自己与汇沣银行签署的那些协议,而不是和记黄埔与汇沣银行签署的。

    林浩然自己便拥有香江最大的银行集团——恒生集团。

    一旦真的是林浩然对和记黄埔下手,那么他入主之后,必然会用恒生集团旗下银行来替换掉汇沣银行与渣打银行,成为和记黄埔新的主要往来银行和融资渠道!

    这才是最致命的一点!

    泰伦想到此处,后背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他原本只是担心债务风险,现在才意识到,这背后还牵扯到银行最核心的客户资源和未来巨大的业务利益!

    失去和记黄埔这个巨头客户,对汇丰和渣打来说,不仅仅是坏账风险,更是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巨大损失!

    “李生!”泰伦刚要迈出的脚步猛地收了回来,脸色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此事非同小可!我立刻返回银行,不仅调查,更会极力说服总部,我们必须全力支持您!

    这不仅是为了您的和记黄埔,也是为了我们银行自身的利益!”

    李加诚此刻正被林浩然为何离开香江的谜团所困扰,听到泰伦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明白了泰伦话中的深意——恒生集团的威胁!

    是啊!

    他怎么忘了这一点!

    林浩然手握恒生今天这张王牌!

    一旦让他成功,汇丰和渣打在和记黄埔的业务将被连根拔起,由恒生银行全面接管。

    这对于刚刚完成对汇丰收购、正欲大展拳脚的渣打银行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对于汇丰而言,也是沉重打击!

    这个共同的巨大威胁,瞬间将李加诚和两大银行的利益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李加诚的心情舒畅了许多,有渣打银行的主动支持,那么他应对这场收购战的底气就足了很多。

    除此之外,实际上他还有一个底气。

    那就是,那几名重要股东里,有一位持有3%的王姓董事,与他有着过命的交情,是当年他创业初期就结识的老友,一起经历过不少风浪。

    这也是对方为何会持有和记黄埔股份的原因。

    这位王董的股份,李加诚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是不会轻易卖给林浩然的。

    这3%的股份,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3%啊,如果再加上长江实业持有的那40%,那么他便拥有43%股份的支持。

    想到这里,李加诚心中稍安。

    他就不相信,林浩然能够在二级市场和其他股东那里,买到超过43%的股份!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信心重新回到李加诚身上。

    他立刻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那位王董的私人移动电话号码。

    这一次,他的心态平稳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稳操胜券的从容。

    不过,打了好几次,都没有人接。

    李加诚皱了皱眉头,放下电话筒。

    不过,他并不担心,这位老友会背叛他。

    对方能有今天,李加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视线转到康乐大厦。

    此时此刻,马世民所在的会议室里,那几名股东依然还在。

    这些人能够作为和记黄埔重要股东,自然都是香江上流社会的人物,每一个都是亿万富翁。

    因此,自从移动电话开放商用后,他们如今都拥有自己的移动电话。

    不过,马世民自然提前做足了准备。

    香江的移动电话由香江电话公司运营,而香江电话公司又属于置地集团旗下控股,想要将会议室这附近的移动信号屏蔽掉,简直是易如反掌。

    因此,这也是外界无法联系这几人的原因。

    即便他们携带了移动电话过来,可没信号,其他人的电话也无法打得进来。

    会议室内的气氛,在马世民抛出那惊人的溢价收购要约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寂。

    几位身家亿万的富豪们,脸上早已不见了最初的疑惑和不耐,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权衡和挣扎。

    现金,溢价65%,基于昨日收盘价!

    这个条件对于刚刚经历暴跌、心有余悸的他们来说,诱惑力是致命的。

    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高收益的避险出口。

    不过,如果能够趁此机会,抬高价格,岂不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就如当初包裕刚与怡和洋行争夺九龙仓控股权的时候,九龙仓每股可是一度从十几港元涨到将近110港元。

    此时此刻,已经有股东开始打起小主意了。

    其中一位姓何的股东,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打破了沉默:“马世民先生,林生给出的价格确实很有诚意,但是,你也知道,现在市场刚刚开始恢复,和黄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65%的溢价,如果我们再等一等,或许……”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他想坐地起价。

    其他股东此刻也已经想到了这个。

    马世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人如此反应,他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说道:“各位先生,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我想说的是,你们可能想多了,全香江的人都知道,长江实业持有足足40%的和记黄埔股份,即便林先生再有钱,你们觉得他能够持股超过40%吗?

    我想在座都已经有了心中的答案,本身长江实业就拥有足足40%的股份,再加上你们在场的共计持有13%左右,就已经高达53%的股份。

    如此一来,二级市场实际上只剩下四十多个点的股份,林先生想要消无声息地持有高达二十多个点,再加上你们手中的13%个点,才有威胁到长江实业对和记黄埔控股权的可能性,你们觉得这个概率大吗?

    实不相瞒,即便是林浩然先生,也自知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他之所以增持和记黄埔股份,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在和记黄埔董事会拥有一定的席位,从而在未来有机会更进一步,至于时机,肯定不可能是现在。

    可如果你们抬高价格,那林先生就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了,这要是让市场知道,今天和记黄埔的股价是因为林先生拉上去的,如今他决定放弃收购和记黄埔股票了,你们猜,和黄的股价会如何?”

    此话一出,几位股东顿时脸色微变,刚刚泛起的那点坐地起价的心思,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冷却了大半。

    马世民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软肋——风险。

    他们只看到了九龙仓大战中股价飙升的诱惑,却选择性忽略了那场大战的特殊性和极高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马世民点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李加诚40%的控股地位,本身就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得和记黄埔极难上演另一场九龙仓式的控股权争夺战。

    林浩然的目标,更可能是在董事会获得影响力,而非不计代价地争夺控制权。

    如果因为他们的贪心要价,导致林浩然觉得成本过高而放弃此次收购计划……

    那么,一旦市场得知今天推动股价的神秘力量退缩了,会发生什么?

    刚刚恢复的信心会瞬间崩塌,那些跟风买入的散户和机构会恐慌性地抛售,股价很可能不仅会跌回原点,甚至会因为预期落空和恐慌情绪而跌得更惨!

    他们手中的股票,将再度变得“烫手”。

    到时候,别说65%的溢价,能否以昨天暴跌后的价格顺利脱手都是个问题。

    那位姓何的股东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轻叹,手指也不再敲击桌面了。

    其他几位股东也面面相觑,眼神中的贪婪和犹豫逐渐被清醒和务实所取代。

    这里面有一位王姓股东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后面得知马世民的目的之后,由始至终都没再说过什么,甚至都面无表情。

    要不是此刻身在置地集团总部,他甚至都有直接给李加诚打个电话的想法了。

    不过,他还是忍了,打算出去之后再打。

    所以,他也不知道,李加诚这期间,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

    马世民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他不再施加压力,而是换上了更加诚恳的语气:“各位,林生这次委托我与你们谈这笔交易,是带着极大的诚意而来的,这个报价,你们一旦走出这个门后,绝对不可能再找得到。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林生获得了期望的股权和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而各位,则能够以不低的价格,迅速抛售手中的和记黄埔股份,足以让你们有充裕的资金去捕捉其他更确定的投资机会。”

    这番话,既给了他们台阶下,又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愿景,彻底瓦解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终于,另一位一直沉默的姓黄的股东率先开口,他的声音有些沙哑:“马世民先生,不必多说了,林生的诚意和条件,我接受了。”

    “我也接受。”

    “我也接受。”

    ……

    一连五人,都将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

    这让马世民心情愉悦不已。

    他的目光,放在最后一名股东身上。

    这名股东,姓王,持有和记黄埔3%的股份,是和黄非常重要的股东之一。

    只是,此刻他并没有如其他股东那般直接答应。

    这位王姓股东面色沉静,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与其他几位股东明显被说服的状态不同,他眼神深处还保留着一丝审慎和犹豫。

    马世民心中微微一凛,但脸上笑容不变,温和地问道:“王生,您的意思呢?林生的诚意,想必您也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王董抬起头,目光直视马世民,缓缓开口:“马世民先生,林生的条件确实优厚,65%的溢价,任何人都难以拒绝。”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但是,很抱歉,我和李加诚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更是生意上的紧密伙伴,您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和李加诚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

    于情于理,在这种时候,我至少应该先知会他一声,听听他的想法,这是基本的商业道义。”

    他的话条理清晰,既承认了报价的吸引力,也点明了他与李加诚之间超越普通股东关系的羁绊。

    这并非坐地起价,而是出于情谊和长期合作利益的考量。

    如果直接绕过李加诚签署协议,无疑会彻底破坏双方多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马世民闻言,眉头紧皱起来。

    如果是其他股东还好,可眼前这位王姓股东,持股可是高达3%,占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这可以说是有些失算了。

    主要原因还是这位王姓股东平时太过于低调,所以林浩然这边并没有调查到对方与李加诚的关系居然如此之铁。

    他千算万算,情报工作也做得极为细致,却偏偏漏算了这位王董与李加诚之间如此深厚的私人羁绊。
最新网址:www.00shu.la